發生醫療糾紛家屬咋辦
發生醫療糾紛,首先可以醫患雙方進行協商調解,調解不成的,醫患任何一方均可向主管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處理請求。衛生行政部門受理后會指派專人妥善保管原始資料,封存有關醫療物品,組織工作人員展開調查,并形成文字材料。調查研究后,衛生部門會給出處理意見,一般會再次協商調解。協商不成的,會建議則建議患者或家屬訴諸三級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如對三級鑒定結論不服,可申請復儀或二級鑒定。如仍不服,則申請復議和一級鑒定。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和醫療單位根據鑒定結論和有關法規及制度作出相應處理。如對處理結果仍不服的,可以向當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當然,雙方自行協商、請求衛生行政部門處理都不是必經程序,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
解決醫療糾紛的方法有:
一、醫患雙方協商調解
與訴訟方式比較起來,醫患雙方協商和解醫療糾紛的優勢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就是成本低廉、效率較高。協商通常是醫患雙方直接商談,不存在第三方,所以在協商過程中雙方容易找到對醫療行為、醫療結果及其原因認識的分歧點和解決紛爭的關節點,從而快捷地解決爭議,節省雙方通過訴訟方式解決爭議所需要的大量的精力和財力。其次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彌因醫療糾紛所產生的醫患對立,為醫患雙方提供了相互理解和諒解的機會。再次是有利于節約有限的司法資源,促進社會穩定。
然而協商和解醫療糾紛的上述優勢要充分發揮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即醫患雙方遵守法律規定,理性地、友好地進行協商。但在現實當中,協商和解醫療糾紛已經成為醫患雙方的無奈,隨著協商和解越來越多,其弊端也日益顯現。
二、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
當事人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的,由醫療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受理。醫療機構所在地是直轄市的,由醫療機構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受理。
三、向法院提起訴訟
向法院提起訴訟是當事人在遇到醫療糾紛是最后的選擇。通過法院對案情的客觀分析與看待,公正的處理醫院與當事人雙方之間的矛盾,這是解決醫療糾紛的最后防線。
在發生了醫療糾紛之后家屬如果要進行處理的話,自然是可以委托專業的律師來給自己提供幫助,讓律師來給自己更好的去維權。發生醫療糾紛后家屬想要幫助自己去維權又不知道該怎么辦,建議您及時尋求律霸網律師的的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部隊士官多大可以結婚
2021-01-12發律師函有什么用
2021-03-19什么是醫療事故,醫療事故處理有哪些程序
2021-01-25剝奪政治權利的執行時間怎么算
2021-03-15共同居住與共同共有是一樣的嗎
2021-01-13如何調查老婆出軌證據
2020-12-27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如何處理
2021-01-09婚姻糾紛一方不同意能離婚嗎
2020-11-10購房合同有何需要注意的陷阱
2021-02-21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申請回避可以口頭嗎
2020-12-0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
2021-03-21失地保險一次性繳費標準
2021-01-03本案被保險人身故保險公司應否賠付
2020-11-21未按期交費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嗎
2020-12-29設立外資保險公司需要提交哪些文件
2021-01-25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2-31委托了代理人,本人還能不能參加訴訟?
2021-02-02承包的土地被征收有補償嗎
2021-02-07如何監管土地流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