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拾得遺失物可以構成無因管理嗎?
遺失物拾得,指發現且實際占有該遺失物,是發現與占有兩者相結合的行為。發現是指認識物之所在,而占有是對物在事實上的支配管領能力。發現與占有缺一均不可構成拾得。需要注意的是,拾得并非一定以拾得人在物理上予以支配,依一般社會觀念即可。拾得遺失物為事實行為,拾得人有無行為能力在所不問。即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仍能成為拾得人。
拾得行為通常為無因管理行為,誠實拾得人以為他人利益之意思管理的,構成無因管理,不誠實之拾得人以為自己的利益拾得以及認為是無主物拾得的,不構成無因管理。法律對遺失物拾得的規定與無因管理多有不同,因此,無因管理的規定只有補充適用的余地。
拾得行為以合法為要件,不得違反法律規定。拾得人須為占有遺失物之人,但拾得行為也可以指示他人為之,而以發出指示的人為拾得人。若拾得行為由占有機關或占有輔助人為之,且在占有輔助關系范疇之內,則應以其所屬機關為拾得人,但若與所屬機關的指示無關,則系個人行為,由行為人為拾得人。同時有數人占有拾得物的,其數人為共同拾得人。
二、拾到遺失物后怎么做?
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所有權人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追回遺失物。該遺失物通過轉讓被他人占有的,權利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或者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但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權利人向受讓人支付所付費用后,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追償。
綜上所述,拾到遺失物的當事人如果善意幫助他人保管,這樣的行為就構成無因管理。保管歸還遺失物是拾到人的義務,如果其私自使用導致遺忘物品受損的,失主可以要求賠償。當然,拾到人盡到保管義務并將遺失物完好歸還的,失主應該給予一定的物質補償。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拾得遺失物之債有哪些特征?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情況下公司法定代表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2020-11-12公證員能作為公證當事人的代理人嗎
2021-03-24強制執行公證保證人能否作為被執行人
2020-12-05掛靠車輛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賠償
2020-11-21法律規定哪些財產不可作于抵押
2021-03-14老公私自賣房,我該怎么辦
2021-01-08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有何區別
2021-01-04速裁程序是一審終審嗎
2020-12-21未成年打架會留案底嗎
2021-01-05單位是否有權收回員工集資房
2020-11-30銀行業監督管理的職責
2021-01-31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用人單位不承認勞動關系,勞動者應該提供哪些證據
2021-01-19被公司惡意辭退的情況下,員工能要求賠償嗎?能賠多少?
2021-01-03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04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飛機延誤賠償險標準
2021-03-21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