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務轉讓需要哪些條件
根據債務承擔理論和《合同法》關于債務承擔的規定,債務承擔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須有有效的債務存在。
債務有效存在是債務承擔的前提,債務本來無效或者已經消滅,即使當事人就此訂立承擔合同,也不發生效力。將來發生的債務,也可以設立債務承擔,只是要等到該債務成立時才發生轉移的效果。
2、被轉移承擔的債務應當具有可轉移性。
不具有可轉移性的債務,不能夠成為債務承擔合同的標的。司法實踐中通常認為下列債務不具有可轉讓性:
(1)從性質上判斷不可轉移的債務,它往往是與特定債務人的人身具有密切聯系的債務,需要特定債務人親自履行,因而不得轉讓,例如演出合同中約定的特定演員的演出,一般不能讓他人代替;
(2)當事人特別約定不得轉移的債務;
(3)合同中的不作為義務。
3、債務承擔須經債權人的同意。
只有征得債權人的同意,原合同義務人與第三人之間的轉讓合同義務的協議才能對債權人生效。《合同法》第八十四條專門作了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這是因為合同義務的履行直接關系到債權人權利的實現,債務能否得到履行,與債務人的償債能力及信譽有關。如果允許債務人隨便處分或者轉讓其債務,債權人權利的實現就很難保證。
4、第三人須與債務人就債務的轉移達成合意。一般須簽訂債務承擔協議。
二、債務部分轉讓有何法律風險
由于原債務人并沒有從原合同關系中消失,這種債務的轉移形成新的債務關系,因此,在轉讓債務協議訂立之前,應征得債權人的同意。
《合同法》第八十四條有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的規定說明,未征得債權人同意的債務轉讓不能對抗債權人,同時在轉讓協議簽訂后,債務人或第三人應當書面通知債權人,債務轉讓協議從書面通知債權人時生效。
債務承擔是指債權人、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達成協議,將債務轉移給第三人承擔。
我國《合同法》第八十四條關于“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應當經債權人同意”的規定即是對債務承擔的條文表述。
根據此條,債務承擔又被區分為免責的債務承擔(債務轉讓)和并存的債務承擔(債務加入)。
債務轉讓以后,合同抗辯權也隨著轉移。債務存在無效原因的,第三人作為新債務人,可以向債權人主張無效;履行期尚未屆滿的,新債務人對債權人的履行請求也可以抗辯,第三人和債權人都需要注意這點。進行債務轉讓,在某種程度上比債權轉讓更復雜,操作起來也需要更加謹慎。
公司轉讓后的債務誰來承擔
債務轉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債權轉讓是否必須在起訴前告知債務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pos機套現違法嗎
2021-02-09同居關系是否構成表見代理
2021-02-16房產遺贈兒女有居住權嗎
2020-11-09因為家庭冷暴力離婚法院會支持嗎
2021-02-08妻子不履行救助義務致夫死亡構成何罪
2020-11-26如何認定交通事故工傷
2021-03-02買集資房后代子孫可以使用嗎
2021-03-25上海離職補償金標準最長補償多少月
2020-11-26轉繼承有怎樣的特征
2020-11-08實名購房有什么作用
2020-11-23房產保全取消多久能過戶
2020-12-07集資房上市要交什么錢
2021-01-04最新勞務外包合同范本
2021-03-19什么是婦女的“四期”,法律對保護“四期”有何原則性規定
2021-01-12新大洲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22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
2021-01-28投保人與受害人達成的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2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