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遇到資金周轉不開的困境,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如果資金周轉困難怎么借款?當然如果借款金額小,只是用一段時間,最好的辦法還是向親戚或朋友借錢,這樣不僅方便也節省了利息。但是如果借款金額大,或者拉不下面子去找認識的人,那么就只能銀行借款或者網上申請貸款了。下面小編就介紹一下關于銀行貸款和網上貸款的一些情況。
一、銀行貸款
銀行貸款的優勢是安全,利息低,但同時銀行貸款對借款人的要求比較高。
銀行申請貸款需要滿足的條件:1.年滿20-55周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具有當地常住戶口或長期居住證明,有固定的住所。
2.有穩定合法的收入來源,具有按期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借款人家庭年收入為2萬元以上;具備建設銀行評定或認可的BBB級(含)以上信用等級。
3.信譽良好,在人民銀行個人征信系統無不良信用記錄。
4.存量優質個人住房貸款/公積金貸款客戶,須同時符合相關條件;
5.存量優質公積金繳存客戶,須同時符合相關條件;
6.在建行從未出現個人貸款拖欠記錄和其他違約情形。
7.銀行要求的其他貸款條件
二、網絡貸款
網上貸款其實并不難理解,一切認證、記賬、清算和交割等流程均通過網絡完成,借貸雙方足不出戶即可實現借貸目的,而且一般額度都不高,無抵押,純屬信用借貸。網上貸款分為b2c模式和c2c(p2p)模式
網絡貸款的優勢:強大的系統支持,由于網絡貸款都要在網絡平臺上進行發生,銀行必須建設一個強大的信貸系統予以支撐,這個系統必須能接受貸款申請,進行對客戶的綜合分析,最終發放貸款。由于C2C平臺每天發生交易數量巨大,這個強大的系統所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是任何一個商業銀行都難以承受的,因此相關的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必須進行協調溝通,讓每一個商業銀行都能參與其中,隨著這類貸款規模的擴大,最終的貸款成本會比常規貸款具有極大的成本優勢。
網絡貸款的危險:
1、網絡交易的虛擬性,導致無法認證借貸雙方的資信狀況,容易產生欺詐和欠款不還的違約糾紛。
2、網絡平臺發布的大量放貸人信息中,有不少是以“貸款公司”、“融資公司”等名義對外發放貸款。而事實上,必須是經國家批準的金融機構方可從事信貸融資等金融服務,擅自從事金融活動者往往會因為“非法集資”、“非法吸引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管理秩序而被追究法律責任。
3、如果貸款經由網絡平臺代為發放,那么在網絡平臺疏于自律,或內部控制程序失效,或被人利用等情況下,則可能出現捏造借款信息而非法集資的情形。
網絡貸款的流程:
1.申請階段借款人務必詳細、準確、真實地填寫貸款用途、貸款金額和抵質押物及收入等情況;
2.貸款審核貸款調查專員將對借款人的需求和資質等進行初步審核,預審時信息真實并初步判斷有潛在可供匹配的貸款機構的,還將有電話調查環節;
3.審核結果網絡管理員將給借款人發送一條站內消息,告知其預審結果A、若借款人資質良好、且有可匹配的貸款機構,網上貸款將直接推薦給合作機構;B、若借款人資質不夠,或暫時未能匹配到合適機構,網上貸款系統將借款人的貸款需求屏蔽聯系方式后發布到網上,替其尋找更多獲貸機會;
4.簽訂合同需要出資的銀行再次審查之后,將主動聯系借款人索取相關資料信息,并溝通具體貸款利率、期限、額度和還款方式等細節問題,雙方協商一致后簽訂相關合同。從以上可以看出,從審核程序和過程看,符合法律程序,并且沒有其他額外收費,可以確信其可信度。并且國家法律也有對其受損害的保護措施,因而可以放心其安全性。
通過以上的相關資料相信大家都可以了解了。這里小編提醒大家,在申請網絡貸款時,一定要切記,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遇到借款之前就收取費用的大多數是騙子無疑。另外,不是所有的網絡貸款都是正規的,謹防高利貸。
借款時未約定利息怎么處理
借款擔保期限是多久?過期了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法辭退如何賠償
2021-03-16商號有限制嗎
2020-11-07去拘留所探視要帶什么手續拘留所
2020-12-08顧客在超市受傷誰賠償,顧客在超市受傷的相關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3農村建房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8如何避免購房定金糾紛
2021-02-13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包括勞動合同解除
2020-11-19實習證明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0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06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有哪些?
2021-03-07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皮革制品是否屬于保險范圍
2020-12-28保險條款當中又被分為哪幾大類
2020-12-22村民侵占耕地不給怎么辦
2021-01-30城中村拆遷可以要求原地回遷嗎
2021-01-182020最新企業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04沅江市現行房屋征收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4婁底市墳墓遷移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2-27企業遭遇偷拆強拆,雙方舉證責任如何分配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