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在妻子李女士懷孕期間多次帶她到醫院進行孕檢,但是由于醫院沒有告知進行唐氏篩查,導致誕下一愚兒。王先生夫婦認為醫院嚴重失職,將醫院訴至法院,要求賠償由此造成的各項損失近60萬元。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對此案審理后,一審判令醫院應賠償王先生夫婦各項損失23萬余元。
王先生夫婦起訴稱,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期間,妻子李女士一直在北京一醫院進行產前檢查,醫院每次出具的孕檢結果均為正常。2009年5月李女士在醫院產下一女嬰,該女嬰隨后被北京兒童醫院先后診斷出先天性心臟病、21-三體綜合癥(先天愚型)以及聽力嚴重缺失。
王先生夫婦認為,醫院在進行產前檢查的整個過程中,由于嚴重失職,并未檢查出胎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21-三體綜合癥以及聽力的嚴重缺失,也未告知他們及家屬進行相關疾病的篩查。由于醫院的過失,致使他們夫婦喪失了選擇是否讓患有上述疾病的嬰兒出生的機會,進行孕檢的目的全部落空,并遭受巨大的痛苦和損失。為此,他們起訴到法院,要求醫院賠償醫療費、鑒定費1萬余元、終身撫養費48萬余元及精神損害撫慰金10萬元。
對于王先生夫婦的指控,醫院答辯稱,李女士懷孕時已經32歲,2008年9月來醫院診斷為宮內早孕。因懷孕期間多次不適,多次來院就診。在其懷孕21周時才在醫院建立產前檢查記錄,但此時已經超過唐氏篩查的孕周。經醫療事故技術鑒定,鑒定結論為不構成醫療事故,且專家分析意見對醫院對李女士所實施的診療行為給予了肯定。患兒目前的狀態屬于其自身發育所致,與醫院對其所實施的診療行為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醫院履行了應盡的告知義務,對此不應承擔任何民事賠償責任,要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院審理后認為,李女士因妊娠到醫院就診,在診療過程中幾乎完全依賴于醫院的就醫安排。醫院作為專業的醫療服務機構,應為其提供全面科學的醫療服務,安排合理的診療程序。但是醫院既未告知李女士可以做唐氏篩查的時間,提醒她到有篩查資質的醫院進行相關檢查,也未告知有唐氏篩查這一產前檢查項目。王先生夫婦未被充分的告知,生育了患有先天疾病的嬰兒,屬于一種損害后果,醫院應對該損害后果承擔相應的責任。
據此,法院一審判令醫院賠償王先生夫婦醫療費6000余元、鑒定費3000元、日后撫養費14萬余元及精神撫慰金8萬元。
稿件來源:法制日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安抗辯權必須在一份合同中行使嗎
2020-12-20涉外民事訴訟程序規范處理原則是什么
2021-01-08一稿多投的行為違法嗎
2021-01-01中華老字號申請需要多少錢
2021-03-17哪些商標行為應撤銷
2020-12-22效力待定合同怎么補救
2021-02-13少數民族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不動產權證和不動產權證書怎么過戶
2021-03-15申請撤銷強制執行后多久解凍
2021-02-062020交通事故進行傷殘鑒定有哪些流程
2021-02-21交通調解時作事故認定嗎
2021-02-28房屋私下立字據有效嗎
2021-02-27什么情況會引發房屋中介糾紛
2021-01-17競業禁止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12-23企業能否對裁員經濟補償金設定條件
2021-03-23河南新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1-27理賠公估人的業務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0-12-06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重復保險怎么賠
2020-12-25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