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應該拾得過他人的遺失物,無論錢、包還是其他物品,即便我們沒有親自經歷過也至少在電視上看到過。大部分的人會選擇找尋失主以歸還,有的人卻選擇私吞。在這里,我們可能就會對遺失物無因管理的概念提出疑問,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下。
一、遺失物拾得的概念
遺失物拾得,指發現且實際占有該遺失物,是發現與占有兩者相結合的行為。發現是指認識物之所在,而占有是對物在事實上的支配管領能力。發現與占有缺一均不可構成拾得。需要注意的是,拾得并非一定以拾得人在物理上予以支配,依一般社會觀念即可。拾得遺失物為事實行為,拾得人有無行為能力在所不問。即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仍能成為拾得人。
二、無因管理的概念
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或者約定義務,為避免造成損失(損失既包括自己也包括他人,或者僅為他人),主動管理他人事務或為他人提供服務的法律事實。管理他人事務的人,為管理人;事務被管理的人,為本人。無因管理之債發生后,管理人享有請求本人償還因管理事務而支出的必要費用的債權,本人負有償還該項費用的債務。 無因管理是一種法律事實,為債的發生根據之一。無因管理之債的產生是基于法律規定,而非當事人意思。
三、遺失物拾得與無因管理的關系
拾得行為通常為無因管理行為,誠實拾得人以為他人利益之意思管理的,構成無因管理,不誠實之拾得人以為自己的利益拾得以及認為是無主物拾得的,不構成無因管理。法律對遺失物拾得的規定與無因管理多有不同,因此,無因管理的規定只有補充適用的余地。
拾得行為以合法為要件,不得違反法律規定。拾得人須為占有遺失物之人,但拾得行為也可以指示他人為之,而以發出指示的人為拾得人。若拾得行為由占有機關或占有輔助人為之,且在占有輔助關系范疇之內,則應以其所屬機關為拾得人,但若與所屬機關的指示無關,則系個人行為,由行為人為拾得人。同時有數人占有拾得物的,其數人為共同拾得人。
在經過以上的了解后,我們明白在拾得遺失物后悉心保管,打算歸還失主的這種行為才稱作遺失物無因管理,而對于那些選擇私吞遺失物的行為,由于屬于違法行為故而不納入無因管理的范圍。每個人都丟過東西,丟東西的那種心情想必每個人都能理解,所以當我們拾得他人遺失物時,要做好遺失物無因管理,為他人著想。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租不到期可以轉租嗎
2021-03-06房屋轉租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09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幾個小時
2020-11-16不服專利復審決定的具體救濟怎么做
2021-01-10房子交了定金事后漲價算誰的
2021-03-14宣告失蹤是否可以撤回
2021-03-22學生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30勞動合同、勞務合同和聘用協議書的區別
2021-01-10勞動糾紛加班費可以要幾年的
2020-12-22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人身意外保險遺囑如何變更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13意外保險的保費如何計算
2020-11-17保險的作用具體有哪些
2021-02-11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應怎樣避免保險過期不賠
2020-11-14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車上人員受傷如何理賠
2021-02-05在責任保險中保險合同的賠償要件是什么
2020-12-21保險合同簽訂要經過哪些階段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