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債務關系中先履行抗辯權是常見的,其定義是當事人相互負有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的一種權利;從定義中我們不然發現先履行抗辯權和順序履行抗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那么先履行抗辯權和順序履行抗辯之間有什么關系呢?下面就由律霸小編來帶大家了解下吧。
一、順序履行抗辯權不是先履行抗辯權,順序履行抗辯權包括先履行抗辯權和后履行抗辯權。
在傳統民法上,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的理論,卻無順序履行抗辯權的概念。我國合同法第67條首次明確規定了這一抗辯權。順序履行抗辯權發生于有先后履行的雙務合同中。基本上適用于先履行一方違約的場合,這是它不同于同時履行抗辯權之處。
值得提出,“順序履行抗辯權”這一名稱并非唯一,使用的人也比較少。不過,2008年司法考試卷三第57題選項a使用了“順序履行抗辯權”一詞。另有在同一以上使用“先履行抗辯權”、“后履行抗辯權”等詞語的。仔細說來,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比如“先履行抗辯權”強調先履行一方應先履行其債務;“后履行抗辯權”則強調抗辯權人本身履行的后在性。
二、快速區分3個“履行抗辯權”:
1、順序履行抗辯權——“對”先履行人的抗辯權;
(該抗辯權的行使主體都是后履行義務人,行使對象都是先履行義務人;有的人稱其為“先履行抗辯權”,有的人稱其為后履行抗辯權,其實是一回事;)
2、不安抗辯權——“對”后履行人的抗辯權;
3、同時履行抗辯權—— 任一方“對”其對方 都可以行使;
三、成立要件
根據合同法第67條的規定,構成順序履行抗辯權須符合以下要件:
1、須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
2、兩個債務須有先后履行順序,至于該順序是當事人約定的,還是法律直接規定的,在所不問。
3、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債務或其履行不符合約定。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債務,既包括先履行一方在履行期限屆至或屆滿前未予履行的狀態,又包含先履行一方于履行期限屆滿時尚未履行的現象。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在這里是指遲延履行、瑕疵履行等。
四、法律效力
順序履行抗辯權的成立并行使,產生后履行一方可一時中止履行自己債務的效力,對抗先履行一方的履行請求,以此保護自己的期限利益、順序利益;在先履行一方采取了補救措施、變違約為適當履行的情況下,順序履行抗辯權消失,后履行一方須履行其債務。可見,順序履行抗辯權屬一時的抗辯權。順序履行抗辯權的行使不影響后履行一方主張違約責任。
綜上所述,我們對先履行抗辯權和順序履行抗辯之間有什么關系有了較為清晰認識:先履行抗辯權是順序履行抗辯權中的一部分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這樣有利于我們在處理債務關系中做到有法可依,有跡可尋;當發生債務糾紛問題時,懂得維護自身的利益不夠侵犯。
合同履行期限約定不明如何處理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0征收拆遷行政訴訟中如何確定被告
2020-12-08單位墊付醫療費用如何賠償
2020-12-05回購房定金該如何討回?
2020-11-26拖欠銀行貸款無力償還會坐牢嗎
2020-12-17婚姻自由受兒女贍養要挾怎么辦
2021-02-14離婚協議中贈與財產能否再要回來
2021-03-07什么是仲裁委托代理人
2021-01-06申報個人財產包括銀行存款嗎
2021-03-19商業銀行是否需要公布上一年度的經營業績
2021-02-09什么是證據保全
2020-12-16雇主騷擾保姆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2-07離婚時房產證未辦如何分割房產
2021-01-08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車禍意外保險公司賠付多少錢
2020-11-25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保險合同要如何訂立
2021-01-01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什么是人身保險
2021-02-07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