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張三家的寵物貓丟了,李四家的寵物狗走失了,當寵物貓、狗失去了所有人而成為流浪狗、貓的時候,它們也就成為了我們所說的遺棄物了。那么,遺棄物應當如何處理,對于遺棄物相關法律你又了解多少呢?
實際上,目前《民法》也沒有對遺棄物作出確切的規定,一般認為遺棄物就是原來的物權人放棄了對該物的所有權。遺棄物,在民法中的定義就相當于無主物。無主物是沒有所有人或者所有人不明的物,如拋棄物等。無主物中,所有人不明的物,是指無法明確所有人,而不是指訟爭之物。
對無主物的界定:
1、拋棄物
拋棄可以消滅所有權,使有主物成為無主物,此處所說的拋棄物是指被拋棄所有權的動產。拋棄行為,首先要有拋棄的意思表示,因此要求拋棄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除此之外,還要實施拋棄行為,即放棄對動產的占有。
2、不屬于禁止獵捕的野生動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三條規定:野生動物資源屬于國家所有。該規定不盡合理,因為依據民法原理,物權的客體應該是能夠被特定人支配的物。野生動物在被捕獲后,可以被特定人所支配,成為物權的客體,但在未被捕獲,尚處于野生狀態時,不被特定人所支配,應當屬于無主物。不屬于法律規定禁止獵捕的野生動物,可以先占取得。
3、其他可以先占取得的無主物
例如河中的鵝卵石、海邊的貝殼、掉落的樹葉等。無主物的范圍非常廣,難以全部列舉。在立法技術上,應采取排除法,即明確規定有主物的范圍,除此之外均為無主物。
位于他人動產或不動產上的無主物,非經該他人同意,不能先占取得,但依據當地習慣可以先占取得的除外
4、關于野生植物
野生植物未脫離土地之前,屬于土地的一部分,其所有權應屬于所有人或對土地有使用權的人。但根據我國很多地區的習慣,他人可以進入土地所有人或土地使用權人的土地,取得一些野生植物的所有權。例如山腳下的居民到山上采集藥材和野草等,對這種行為也應該認定為先占,否則從民法中找不到相應的概念來表達這種權利。但這種先占行為應當不對土地權利人的權利構成重大影響或損害,否則權利人有權制止。另外,屬于法律保護的不得采集的野生植物不得先占取得。
綜上所述,遺棄物相關法律的規定尚未確切,在《民法》中,遺棄物相當于拋棄物而作為無主物中的一種類別而存在,遺棄物也即相當于其原來的所有人放棄了對該物的所有權,滅失所有權的遺棄物可以先占先得或歸國家所有。
無主物遺棄物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無主物歸屬界定是什么?
無主物占有即所有可以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效力
2021-01-22企業虛報收入如何處罰
2020-12-25格式免責條款產生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31離婚調解不去有壞處嗎
2021-02-15申請傷殘鑒定有什么程序
2020-11-14銷售折扣合同中是否要約定折扣率
2020-12-29買二手房之前需要做哪些功課呢
2021-03-17員工入職后用人單位發現學歷造假該如何處理
2021-02-23提供虛假學歷,入職近10年還能解雇嗎
2021-02-28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人壽保險合同的條款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2-04自殺案首判中會出現什么問題
2021-03-15團體意外險受益人可以是單位嗎
2021-01-30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2020-11-23荊門市消委會點評保險合同
2021-02-25保險公司需要重新理賠嗎
2020-11-16無證駕車所致財損保險會不會賠
2020-12-13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保險法一般是調整哪兩方面的關系
2020-12-07保險代理人跑了如何要回保險費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