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財產權是公民的一項重要物權,在物權取得中,原始取得是最重要的一種方式。隨著老百姓物權意識的加深,關于物權取得方面的糾紛案件也頻頻發生。在處理此類糾紛中,正確對物權取得進行劃分非常關鍵,那么物權的取得有哪些分類?小編通過整理的《物權法》相關知識具體介紹下。
一、物權的取得的內涵是什么?
物權取得,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或法律規定的其他類型的物權的取得。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取得,也稱為物牧的設定,因為它們都是所有權人在其物或財產上設立的負擔,麗使他人在一定期限享有用益權或在條件成就時的變價求償權。
物權取得后,其權利內容和客體物本身可能會發生變更,甚至因轉讓或客體消滅而消滅,這些行為和事實共同構成物權變動,又稱物權的得喪變更。
在物權變動中,取得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先取得物權,才會產生變動閽題。在物權取得中,首先是所有權的取得,因為只有有了所有權,才有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設定,才有轉讓、贈與等將所有權轉讓與他人和拋棄所有權的所有權喪失行為,才有整個物權體系的得喪變更。因此,研究物權變動必須首先研究物權取得,而研究物權取得必須首先研究所有權的取得。甚至可以認為,所有權的取得研究可以代表整個物權變動的研究。
由于物權對世性,因此,法律必須規定嚴格的統一規則,使取得的物權具有統一的對世效力。因而物權的取得必須是一種適法行為,只有符合法律規定的行為才能產生取得物權的效果。物權取得方式和要件的法定也是物權法定原則的重要體現。
二、物權的取得有哪些分類?
物權取得可細分為不動產物權的取得、動產物權的取得、用益物權的取得。
某些法律事實能夠引起這三種物權的發生,某些法律行為僅能引起其中一種或二種物權的發生。能夠取得不動產物權、動產物權、用益物權的法律事實主要有以下行為和事實:
(一)合同。通過買賣、互易、贈與取得物權。
(二)善意取得。受讓人基于對不動產登記、動產占有的信賴,以對價善意受讓不動產、動產的物權,縱使出讓人無轉讓的權利,受讓人依然能夠取得該不動產、動產的物權。
(三)繼承、遺贈。公民死亡后,繼承人、受遺贈人取得遺產的物權。公民死亡的時間,是繼承人、受遺贈人取得遺產物權的時間。
(四)賠償、補償。通過獲得賠償、補償取得物權。
(五)判決、裁決。通過人民法院判決、仲裁庭裁決取得物權。判決、裁決生效的時間是當事人取得物權的時間。
(六)劃撥。通過劃撥取得物權。
(七)時效。通過取得時效取得物權。
綜上所述,在物權的變動中,物權取得占了重要位置。物權的取得在行為上可以劃分為多種,包括合同、善意取得、繼承、賠償和判決等。在另一個分類角度又可分為原始取得和繼受取得。其中原始取得是人們獲取財產的最基本方式,廣泛應用在所有權的取得上。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物權取得方面的知識。
什么是擔保物權
【物權糾紛律師】對于“車輛未經登記是否能對抗第三人”的辨析
擔保物權與訴訟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 韓峰律師專業提供刑事辯護、法律顧問、民商事法律服務,致力打造成為以濟南地區為中心,輻射山東全省專業性法律平臺,讓客戶在第一時間就能接受法律專家團隊的專業、高效法律服務! 本團隊法律專家均是經山東省司法廳核準注冊的專職律師,團隊成員以山東統河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韓峰律師等為主組建的專業律師團隊,理論基礎雄厚,專業能力強,具有從事大型法律訴訟及非訴法律事務實踐經驗,有眾多成功案例,本團隊眾多律師曾先后獲得市、區優秀律師或先進個人稱號。成功辦理大量民商事、經濟合同案件,擔任多家企業法律顧問。 團隊中其他律師在處理房地產、房屋動遷及征收、婚姻家庭、析產繼承、公司法律事務等方面也具有較高專業能力,部分案件處理結果深得當事人好評!愿我們的努力能夠得到您的信任,愿我們的解釋讓您困惑得到解脫! 韓峰律師的宗旨:用專業的法律服務,與企業并肩作戰,為企業保駕護航!
環境損害賠償的方式有什么
2021-02-26個人反擔保保證函
2021-03-21行政處罰如何影響刑事責任
2020-12-15起訴離婚最快多長時間
2021-01-30包辦婚姻與買賣婚姻有何異同
2020-12-29交通事故誤工費需要哪些證明
2020-12-12中年人離婚協議書該如何書寫
2021-02-05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免責合同或格式條款是否有效
2020-12-14房地產開發五證指什么
2021-01-29試用期內競業限制協議生效嗎
2021-02-27又一座僅供瞻仰的神龕——對《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解讀
2020-11-20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車門跌落傷人是否構成道路交通事故?
2021-02-03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車主無責保險拒賠車損合法嗎
2020-11-14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