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競爭才能增強市場經濟的活力,故而我國相關國家部門也制定了相關的法律鼓勵競爭,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不正當競爭的現象。不少朋友由于不了解法律知識,故而認為不正當競爭是指一切違反商業道德的行為,故而將此類行為都歸類于不正當競爭,事實是否如此?現在就來一起了解下吧。
一、什么是不正當競爭?
不正當競爭(unfair competition)是指經營者以及其他有關市場參與者采取違反公平、誠實信用等公認的商業道德的手段去爭取交易機會或者破壞他人的競爭優勢,損害消費者和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
市場經濟是以利益最大化為內在驅動力,通過供求、價格、競爭等市場機制配置社會資源和引導社會經濟運行的經濟體制模式。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構成要素,是市場經濟活力的源泉。[1] 在市場中,鼓勵符合國家法律、遵守社會公認的商業道德、信守誠實信用原則的商業手段的正當競爭。但是在市場競爭中,為了追求經濟利益,一些經營者和其他的參與市場參與者違反誠信公平等原則,違反法律規定,采取不正當的方式進行競爭,如商業毀謗、商業賄賂 、侵犯商業秘密、虛假廣告。不正當競爭是對正當競爭行為的違反和侵害,不正當競爭行為,會損害其他的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依據我國1993年制定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對于這些不正當競爭行為都依法規制,避免不正當競爭行為產生,對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處罰。當然隨著經濟的發展,如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互聯網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成為當前不正當競爭中的一大難題。當前《反不正當競爭法》已經難以適應當前市場競爭環境,需要進行修改。
二、不正當競爭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違法性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違法性,主要表現為違反了反不正違反食品安全法 當競爭法的規定,既包括違反了第二章關于禁止各種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具體規定,也包括違反了該法第2條的原則規定。經營者的某些行為雖然表面上難以確認為該法明確規定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但是只要違反了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原則或違反了公認的商業道德,損害了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也應認定為不正當競爭行為。
2、侵權性
所謂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侵權性,是指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了或者可能損害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不正當競爭行為采用不正當的手段破壞市場競爭秩序、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使守法的經營者蒙受物質上與精神上的雙重損害。“其他經營者”應當做廣義的理解,既包括實際的經營者也包括潛在的經營者。另外一些不正當競爭行為還有可能損害消費者的利益,比如虛假廣告與欺騙性有獎銷售等。
3、危害性
不正當競爭行為不僅直接或者間接的損害了競爭者和消費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與一般侵權行為相比,還危害市場競爭機制的正常作用。如果說壟斷還應當有合法壟斷的話,那么不正當競爭行為必然是非法行為。
4、多樣性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表現形式日益多樣化。在不正當有獎銷售案件中,以往的商家都是讓消費者先購買商品再參加抽獎,現今越來越多的經營者告訴消費者“無需進店購物就可以抽取大獎”。在商業詆毀案件中,一些經營者不再直接詆毀競爭對手的商品信譽和商業聲譽,而是通過產品對比等方式間接毀損對方商譽。在虛假宣傳案件中,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的媒介也從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擴展到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體。
新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層出不窮。互聯網領域頻頻發生的流量劫持、客戶端干擾、商業抄襲、軟件攔截等行為,嚴重影響了網民對網絡的正常使用和自由選擇權,也損害了相關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然而,這些行為在現行的反不正當競爭法里根本找不到相應的條款作為規制依據,但卻實實在在違反了市場競爭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基本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在限制競爭方面,也出現了一方利用在交易中的相對競爭優勢損害交易對方利益的新現象,如4S店強制購買其指定保險公司的車險。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范圍不斷擴大。最常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仿冒行為已經超出傳統的假冒他人注冊商標、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名稱、包裝、裝潢等范疇,擴大為仿冒他人知名的商業外觀、域名等商業標識。2012年,廣西工商機關就查處了仿冒他人的帽子、手包外形和布料配色的案件。虛假宣傳行為也從單純的對商品成分、性能等進行夸大宣傳,擴展到對企業自身形象進行虛假宣傳,如夸大員工數量、代理商級別等。商業賄賂行為則由傳統的產品制造業向醫藥、金融、旅游等現代服務業延伸。[3]
5、隱蔽性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隱蔽性越來越強。一方面,工商機關不斷加強執法力度;另一方面,違法分子也不斷想方設法規避法律。在這場“貓捉老鼠”的過程中,不正當競爭行為日益隱蔽,有時甚至披上“合法”外衣。如仿冒手段已從過去簡單的抄襲模仿,變為利用商標和企業名稱之間的不同來制造市場混淆。廣州工商機關就查處了違法注冊與“雅詩蘭黛”商標相近的“廣州市雅詩蘭黛化妝品有限公司”企業名稱的不正當競爭案件。[3]
6、破壞性
主要體現為:危害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阻礙技術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損害其他經營者的正常經營和合法權益,使守法經營者蒙受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雙重損害。有些不正當競爭行為,如虛假廣告和欺騙性有獎銷售,還可能損害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另外,不正當競爭行為還有可能給我國的對外開放政策帶來消極影響,嚴重損害國家利益。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不正當競爭是指一切違反商業道德的行為,但也不僅限于此,對于一切滿足不正當競爭的夠長要件的商業行為也是屬于不正當競爭的,為了維護社會的安定,我國立法機關也制定了相應的處罰實施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辦法。
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完善與知識產權保護
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一審民事案件審理期限是多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
2020-11-19股權眾籌有什么發展
2021-02-27單方進行傷殘鑒定法律承認嗎
2021-01-12機動車與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26夫妻協議離婚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30夫妻關系房產過戶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2個人產權的住房能否被強制拆遷
2021-01-16單位應當如何與員工約定試用期?
2021-03-01火災意外險如何賠償
2021-01-04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中止與復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1學生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5重疾險應該怎么買
2021-02-04非法營運出事故保險賠嗎
2021-01-22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責任書出來后保險多久理賠
2021-02-08被代理人(委托人)的權利與義務?
2020-12-23劃撥土地轉讓程序是什么
2020-11-09如何在評估程序中提高拆遷補償
2021-02-06房屋拆遷,拆遷獎勵的意義是什么
2020-12-07哪些拆遷安置房可以買賣,購買拆遷安置房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