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脅迫之下簽訂的借條效力如何
“脅迫”有兩種情形:一種情形是以將要發生的、會造成被脅迫人生命、財產、名譽、自由、信譽的損害進行脅迫;還有一種情形是以直接對被脅迫人或其親友實施不法行為,造成對當事人及其親友的生命、財產、名譽、自由、信譽的損害進行脅迫。
依據我國《民法總則》規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為此,因被他人脅迫而簽署的借條,法律并沒有使之絕對無效,而是賦予了當事人撤銷的權利。可以在借條出具之日起一年內行使撤銷權,撤銷權行使的結果是該借條無效。受脅迫方在一年期限內沒有行使撤銷權,或者明確表示放棄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該借條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因脅迫所出具的借條損害國家利益的,該借條無效。
二、怎樣才算是受脅迫的證據
《民通意見》第69條規定:“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對方作出違背真實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脅迫行為。”根據這一規定,可將脅迫的構成要件理解為:
第一,行為人具有脅迫的故意。所謂脅迫的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使相對人陷入心理上的恐懼而作出違背真實意愿的意思表示,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第二,行為人實施了脅迫行為。脅迫行為不僅包括直接給相對方施加損害,也包括以言語威脅將要給相對方施加損害。
第三,脅迫行為是針對特定的當事人實施的。確定脅迫行為是否構成,應當以特定的受脅迫人而不是一般人在當時的情況下是否感到恐懼為標準來加以判斷。即使一般人不感到恐懼,而受脅迫人感到恐懼,亦可構成脅迫。由于受脅迫時,當事人往往孤身一人,難以提供直接證據證明受脅迫的情況,審判實踐中,可從主張受脅迫方當時是否報警或何時報警、當時有無就醫、其主張的非法證據本身是否有其他疑點等方面進行判斷。
所以,受脅迫寫的借條屬于非法證據,法院是不予認可的,但需要注意,如果主張相對方是以非法手段取證的,就應當提供涉嫌非法取證的人員、時間、地點、方式、內容等證據或證據線索,法院會對相關證據或證據線索進行審查或調查,以此來判斷是否為非法證據,進而作出判決。
雖然借條是一方在受到他人脅迫的情況下簽署的,但是這樣的借條,也不是必然會無效。首先法律中賦予了受脅迫一方撤銷的權利,但要是在規定時間內沒有行使或者,已經明確表示自己放棄的話,則撤銷權消滅,那么該借條還是認定有效。不過,要注意,如果受脅迫簽署的借條損害到了國家、集體利益的,那么該借條直接無效。
如何證明是脅迫下簽下的借條?
法律規定被迫寫下借條怎么辦
被迫簽的借條如何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糾紛是否屬勞動監察范圍
2021-03-24公司可以拒絕患過病的員工返回上班嗎
2020-11-30涉外復婚需要履行哪些程序
2020-11-11車輛追尾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14近親結婚可以領結婚證嗎
2021-01-29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5只有合同之債才能抵銷嗎
2021-03-05分公司簽定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04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選購公寓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5年后的房產贈與還要交稅嗎
2021-01-06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公司倒閉如何不賠償員工
2021-03-03上海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7物保法律如何規定的呢
2020-12-11保險條款分類有哪些
2021-01-24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0-11-26寧波正式實施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3-03買車險要注意哪些誤區
2020-11-11保險公司不作為拒賠合理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