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時效抗辯提出時間有規定。
訴訟時效抗辯是指當事人行使訴訟時效抗辯權的法律行為。即對已進入訴訟階段,對對方當事人違反有關“訴訟時效”相關規定,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訴訟時效抗辯”,請求駁回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
且當事人在一審期間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在二審期間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證據能夠證明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的情形除外。
訴訟時效只適用于債權請求權,即當事人可以對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所謂債權請求權,是指權利人基于債的關系而產生的、請求特定人為特定行為的權利。
根據相關規定,當事人可以對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但對下列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1)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請求權;
(2)兌付國債、金融債券以及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企業債券本息請求權;
(3)基于投資關系產生的繳付出資請求權;
(4)其他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規定的債權請求權。
1.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限制。
新規定列舉了四種債權請求權,當事人對這四種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這四種債權請求權分別是:①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請求權;②兌付國債、金融債券以及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企業債券本息請求權;③基于投資關系產生的繳付出資請求權;④其他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規定的債權請求權。
2.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時間。
當事人應當在一審期間提出訴訟時效抗辯。
當事人在二審期間提出訴訟時效抗辯,需同時符合兩個條件:一是該證據必須是新的證據,二是該證據能證明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何謂新的證據?根據《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二審程序中的新的證據是指一審庭審結束后新發現的證據,以及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前申請人民法院調查取證未獲準許,二審法院經審查認為應當準許并依當事人申請調取的證據。
當事人在再審期間提出訴訟時效抗辯或者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申請再審的,人民法院均不予支持。
《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如何認定?
新規定列舉了四種情形,出現這四種情形之一,應當認定為“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四種情形分別為:①當事人一方直接向對方當事人送交主張權利文書,對方當事人在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雖未簽字、蓋章但能夠以其他方式證明該文書到達對方當事人的;②當事人一方以發送信件或數據電文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③當事人一方為金融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從對方當事人賬戶中扣收欠款本息的;④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下落不明的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釋另有特別規定,適用其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足額繳納出資額是否需要承擔債務
2020-12-19房屋轉讓協議書合法要件
2021-01-19侵權責任法醫療糾紛特征和原則有哪些
2021-02-22一直被電話騷擾,報警是否能處理
2020-12-17什么是商標權轉讓,商標權轉讓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11抵押車解除抵押以后還能過戶嗎
2020-11-10交通事故類網友問答
2021-02-20在公共場合做愛構成犯罪嗎
2021-02-09個人信用破產能出國嗎
2021-02-10合同形式的概念
2021-01-13電梯事故找誰賠付
2021-02-14耕地是否可以簽訂租賃合同
2020-12-22勞動糾紛調解以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6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2-04大貨車盲區肇事未發現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6保險法受益權是什么意思以及針對的對象
2020-12-01各家保險公司2000年的三大事件
2021-02-18工廠土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