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現在主要的兩種模式:
一是平行式,這種模式特別強調民事訴訟的獨立地位,將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完全分離,民事賠償問題原則上由民事訴訟程序予以解決,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不存在任何依附關系,而是一種純平行關系。英美法系、日本采用此種模式。
二是附帶式,就是在刑事訴訟過程中附帶解決民事損失賠償問題,是將基于同一犯罪行為而發生的刑事、民事兩種不同性質的訴訟案件納入同一訴訟軌道。這類模式又有法國式和德國式之分。
法國式立法在鼓勵被害人通過刑事訴訟程序提出民事賠償救濟的同時,兼顧了民事訴訟的獨立性,其主要特點有:
(1)附帶民事訴訟保持民事救濟的獨立性。附帶民事訴訟請求的主體范圍與客體范圍十分廣泛。“任何遭受重罪、輕罪或違警罪直接損害者,有權提起損害賠償的民事訴訟。”“(公訴管轄法院對)一切就追訴對象的犯罪事實所造成的損失而提起的訴訟,包括物質的、身體的和精神上的損失,均應受理。”附帶民事訴訟不僅可以針對罪犯與共犯提起,而且可以針對罪犯與共犯的繼承人、其他應負民事責任的第三人(犯罪行為的保險人、雇主、行政部門)等提起。
(2)受害當事人有選擇權。被害人可以選擇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方式進行,即民事訴訟與公訴同時向刑事法院(庭)提起,也可以單獨以民事訴訟進行,即民事訴訟與公訴分開,單獨向民事法院(庭)提起。但當事人一旦在民事法院與刑事法院之間作出選擇,這一選擇便是一種最終確定的不可撤銷的選擇。
(3)因刑事案件犯罪嚴重程度不同適用不同的審判程序。重罪案件及其附帶民事訴訟,是由不同的審判人員按照不同的程序進行審理,然后分別作出刑事和民事判決的;違警罪案件和輕罪案件及其附帶民事訴訟,則是由同一法庭按照刑事訴訟程序合并審理,用同一判決宣判的。
(4)被害人可以就物質損失,依法申請全部或部分的國家補償金。
(5)進行附帶民事訴訟,應當交納訴訟費。該費用由原告預交,由敗訴方承擔。
德國早期的刑事訴訟法沒有規定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程序,1943年和1950年刑事訴訟法修改時增加了這一程序,但又有許多限制,如提起民事賠償請求的范圍僅限于財產損失、賠償最高限額不得超過3000馬克、刑事法官享有對民事部分裁判與否的酌定權等,從而使這一程序實際上已被虛置。現實的操作方式則與美國比較接近,對因犯罪行為而遭受的損失,被害人幾乎很少在刑事訴訟中提起請求補償之訴,而是在刑事訴訟結束之后提起獨立的民事訴訟予以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能否按城鎮標準主張殘疾賠償金
2021-01-27工傷鑒定期限不能超過多少天
2021-03-14境外結婚注冊證書的認證
2021-01-23岀資人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2020-12-04申請文件有缺陷會影響受理嗎
2021-01-29如何界定夫妻共同財產和個人財產
2021-01-12沒領結婚證算事實婚姻嗎?
2021-01-18宅基地侵權糾紛答辯狀如何寫
2020-11-14超市雇員受傷責任承擔,由誰負責
2021-03-10把房產贈與給孩子算財產轉移嗎
2021-01-01集資房屬什么性質的房
2021-02-23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5試用期合同范本
2020-12-09保險合同保證義務的執行主體是誰
2020-11-23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有責
2021-03-05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條款(2007年版)
2021-02-05職場新人宜買短期險
2020-11-14農村承包荒山的價格是多少
2020-11-212020年最新企業拆遷補償政策有哪些
2021-03-03空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