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時效期間中止與中斷是什么意思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總則》有效時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時效,相關的司法解釋同時時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一)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止
訴訟時效中止,又稱訴訟時效期間不完成,指在訴訟時效期間進行中,因發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暫時停止計算訴訟時效期間,待阻礙時效期間進行的法定事由消除后,繼續進行訴訟時效期間的計算。訴訟時效制度的目的,在于使怠于行使權利者承擔不利后果。但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并非出于怠惰,而是因為不得已的事由時,使權利人承擔與怠于行使權利者同樣的不利后果,未免失之不公。因此時效立法中有中止制度之設,以求衡平。
依《民法總則》第194條規定,不可抗力和其他障礙為使訴訟時效期間中止的法定事由。不可抗力為不能預見、不可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克服情況。發生不可抗力時,權利人主觀上要求行使權利,但客觀上無法行使,法律予之以中合伙人救濟手段。其他障礙為概括性規定。根據民法學說以及審判實踐,主要包括如下情況:(1)權利人為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而無法定代理人或洗劫一空代理人已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2)繼承開始后,沿有確定繼承人或遺產管理人;(3)其他構成行使權利之障礙的事由,由法官以自由裁量權決定之。
(二)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斷
訴訟時效期間中斷,指在訴訟時效進行期間,因發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已經經過的時效統歸無效,待時效期間中斷的事由消除后,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依《民法總則》第195條規定,可使訴訟時效期間中斷的法定事由有權利人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
(1)提起訴訟。起訴的性質為權利人主張權利的保護。基于這一性質,應對提起訴訟作擴張解釋,使其不僅包括權利人向法院起訴的行為,而且包括權利人具有同樣性質的其他行為,如向有關行政機關提出保護權利的請求,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依督促程序向法院申請支付令,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向人民調解很員會請求調解等。
(2)權利人主張權利。指權利人向義務人、保證人、義務人的代理人或財產代管人主張權利或向清算人申報破產債權等。
(3)義務人認諾。即義務人對權利人表示承認其權利在存在,愿意履行義務。義務人對權利人的認諾表示,可以各種方式作出。以口頭或書面方式對權利人或其代理人作了通知、請求延期給付、提供擔保、支付利息租金、清償部分債務等義務人的行為,在法律上都構成認諾。
(4)訴訟時效期間中止與中斷的區別的表現如下:
第一,發生的事同不同。中止的法定事由出自當事人的主觀意志的所不能決定的事實;中斷的法定事由為當事人的主觀意志所能左右的事實。
以上就是小編的回答,您有其他疑問歡迎移步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罰金去哪里交
2020-12-12如何判定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0-11-19公司股東變更后還要承擔之前的債務嗎
2021-01-15保證的方式及先訴抗辯權
2020-11-21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父母一方去世房產如何繼承
2021-02-15香港人和內地人結婚手續
2020-12-22顧客在超市門口摔倒超市要賠償么
2020-12-12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內退職工是否屬于退休職工
2020-12-19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貿易合同中對保險的約定是怎樣的
2021-02-14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幾種
2021-01-06某保險公司訴某公司保險合同一案
2020-11-29投保單與保險單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3開車撞傷路人保險人只賠醫保部分怎么辦
2020-12-22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投資類保險的類型和各自的優點
2021-03-25怎么做公眾責任險的風險評估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