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區分合同與侵權責任?
1、構成要件不同。合同責任是無過錯責任,而侵權行為一般是采用過錯責任,僅產品、危險、環境污染、相鄰關系等責任為無過錯責任。因此,當事人以違約責任為訴訟理由的,無需舉證對方有過錯;以侵權責任為訴訟理由的,則需證明對方有過錯。另外,侵權行為的構成必須以存在損害后果為必要,其所引起的侵權責任也以損害為構成要件,而違約行為和違約責任,與此不同,違約責任除賠償損失以損害為構成要件外,其余均不以損害的實際發生為其構成要件。
2、賠償范圍不同。合同違約責任的損失賠償額可由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如果沒有這種約定,賠償損失額應當相當于受害人因違約而受的損失,一般只包括直接損失。而在侵權責任中,賠償范圍原則上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在侵害人格權時,可進行精神損害賠償;不法造成他人死亡的,其賠償范圍可擴大到死者所撫養人的必要的生活費用等。
3、責任方式不同。侵權責任既包括財產責任,如賠償損失,也包括非財產責任,如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而合同違約責任主要是財產責任,如強制實際履行,支付違約金等。
4、免責條件不同。違約責任中除了法定的免責條件外,合同當事人還可以事先約定不承擔責任的情況。而在侵權責任中,免責條件或原因只能是法定的,當事人不能事先約定免責條件,也不能對不可抗力的范圍事先約定。
5、在對第三人的責任中有所不同。違約責任中,如果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合同債務不能履行,債務人首先應向債權人負責,然后才能向第三人追償。而在侵權責任中,行為人僅對因自己的過錯致使他人受損害的后果負責。
二、合同違約的分類
根據不同標準,可將違約行為做以下分類:
(1)單方違約與雙方違約。
雙方違約,是指雙方當事人分別違反了自己的合同義務。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梢?,在雙方違約情況下,雙方的違約責任不能相互抵銷。
(2)根本違約與非根本違約。
以違約行為是否導致另一方訂約目的不能實現為標準,違約行為可作此分類。其主要區別在于,根本違約可構成合同法定解除的理由。
(3)不履行、不完全履行與遲延履行。
(4)實際違約與預期違約。
對于合同責任與侵權責任在司法實踐中是比較常見的兩種矛盾糾紛方式,對于相關事項的處理,應當嚴格基于實際造成的侵權事實后果來進行判定,在處理時可以由雙方首先進行協商認定,達成一致意見可以簽訂協議來進行認定。
侵權責任法全文最新
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關系
侵權責任的免責事由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拘留后撤案可否賠償
2020-12-10治安強制措施的種類
2020-12-11新勞動法辭退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7違反同一部法律的多項規定如何處罰
2021-03-18法律允許將房子登記在孩子的名下嗎
2021-03-02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涉外勞動糾紛案件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境內涉外勞動關系有哪些
2020-11-27學校平安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0-12-05如何防范保險理賠糾紛
2020-11-20影響我國農村集體所有制承包經營權土地流轉都有什么因素
2021-03-03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需要登記嗎
2021-02-15土地轉讓規定是什么
2021-01-18土地轉讓范文
2021-02-242020年新農村建設,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27公租房的拆遷補償金額是怎么計算的
2020-11-23賓館拆遷補償不合理,如何維權
2021-02-12單位職工住房拆遷補償給誰
2021-01-16房屋拆遷補償款是如何確定的
2020-11-28農村拆遷安置小區回遷房如何購買
2020-12-25駐馬店拆遷計劃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