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這部法律非常的貼近我們的社會生活,現在隨便一些關于利益的事件,都會簽訂合同,比如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會簽訂勞動合同,借款人與被借款人之間會簽訂借款合同,或者最基本也會打個欠條等。那么關于合同法是公法還是私法呢?
一、合同法是公法還是私法
《勞動合同法》既有公法關系又有私法關系。即便是公法關系,它也是以保障私人利益為主要目的的,如國家機關監督勞動執法發生的關系。
勞動合同是以國家意志為主導、以當事人意志為主體的特殊合同。公法的調整原則是公法關系完全依法設定,私法的調整原則是“協議即法律”。“私人自治”是公私法之分的重要概念,其主要含義是:個人享有財產和締結合同的絕對權利,國家的活動僅限于保障個人的這些權利并充任私人之間糾紛的裁決人,而不應干預個人的自由。只有實行“私人自治”的合同才具有私法性。
勞動合同是確立勞動關系的法律形式,就個別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基于雇用合同而成立的法律關系而言,顯然屬于私法范疇。但勞動法中又包括了以國家作為雇主的大量規則,加上國家對私人企業勞資關系的積極干預,這使勞動合同具有國家意志為主導、當事人意志為主體的特性,或者說這種合同既體現國家意志,又體現雙方當事人共同意志。這種特殊性在勞動合同的法定條款和約定條款中體現出來。
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合同的內容可分為法定內容和商定內容兩部分,其中法定內容主要有:
1、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是法定的,必須在勞動合同中依法規定。
2、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前者是為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采取的各項保護措施,后者則是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勞動安全衛生標準的工作環境。
3、勞動待遇。包括工資、保險、福利等勞動待遇,不得低于國家規定的標準。對于勞動合同的法定內容,當事人雙方可以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協商具體執行辦法,但不得低于勞動法律、法規規定的最低標準公法是調整國家及社會關系的法律,它以權力為軸心,嚴守“權力法定”的定律。
私法主要是調整公民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它以權利為核心,適用“權利推定”的邏輯。
公法是配置和調整公權力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公法以研究公權力、公權力配置、公法關系和公法責任為主要內容,如刑法。
私法相對于公法,一般而言指的是規范私權關系、保護私人利益的法律,如民法、商法等。也可以理解成私家所定的法規。
合同法是公法還是私法呢?勞動合同法可以是公法也可以是私法,無論是處于那種性質,法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障自然人的權利不受侵害,并且對于實施侵害行為進行一定處罰。法律是我們公民維護自己權益的最后一道防線,所以一定要多了解多學習。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病人隱私權包括哪些
2020-12-15公司分立是否可以分割土地
2021-01-12交通事故工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合同一方可以是兩個主體嗎
2021-01-20事實收養公證怎樣辦理
2021-03-02交通事故索賠訣竅:尋找最佳法院
2021-02-03遭遇家暴該如何報警
2021-03-11頂樓人家漏雨樓頂維修費誰出
2020-12-12為什么集資房要全款
2020-12-23勞務派遣是否計算賠償年限
2021-01-20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平安意外險理賠時間需要多久
2020-12-12家庭財產保險條款
2020-12-02保險公司在有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該怎么做
2021-01-02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30旅游財物被盜旅行社該賠嗎
2020-12-24保險公司承擔的賠償金能追償嗎
2021-02-25特殊家財險的一個經典案例
2021-01-23洗車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