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簽署合同是非常普遍的民事行為,按照合同法規定,確保合同有效必須符合一定要件,包括雙方出于自愿,意思表達真實,符合法律法規,并且經過雙方簽字蓋章。而有些合同是在乘人之危的情況下簽訂的,那么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是否有效?下面看看小編是怎么說的。
一、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是否有效?
合同法四條規定:“當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合同是平等主體的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正是因為當事人的地位平等,所以合同的訂立要求是雙方當事人的一致意思表示,任何一方都不得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或對方暫處困境,強迫對方不得已作出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
在乘人之危的情況下,當事人所訂立的合同由于不是真實的內心意志,所以該合同可依當事人的請求予以變更或撤銷。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第二款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這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二、乘人之危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1、對方當事人處于危難處境或急迫需要。所謂危險處境,是指給予避免或解除重大不利的狀態,例如,為醫治重病,急需巨額錢款。
2、一方當事人利用對方的危難處境或急迫需要,向對方提出苛刻的條件的目的,是為了牟取不正當利益。提出苛刻條件的行為,通常表現為積極行為,即一方當事人直接向對方提出某種要求;有時也表現為消極行為,即一方當事人拒絕對方的合理請求。提出苛刻條件的環境,使對方處于危難境地或急迫需要之中。
3、對方當事人被迫接受該苛刻的條件,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
4、對方當事人因其意思表示而蒙受重大損失。重大損失通常表現為財產上的損失,有時也表現為其他利益的損失,如被迫簽訂限制人身自由或有損人格利益的合同,使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或人格利益受到損害,該重大損失是因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即接受苛刻條件而造成的。
綜上所述,按照民法總則的規定,乘人之危發生的民事法律行為是無效的,因此,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也是無效的。當事人可以提出撤銷合同,或者通過向法院訴訟要求撤銷。當然,構成乘人之危要符合一定條件,比如合同當事人處于危難或者當事人被迫接受苛刻條件等。
建設工程設計合同審查要點
買賣合同中,拖欠貨款利息怎么算?
簽訂合同需要身份證嗎?簽訂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附條件的租賃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0-11-30不經本人同意私自錄音違法嗎
2021-01-18個人借貸的借貸保證要準備嗎
2021-03-04勞動合同法關于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司法簡析
2020-12-13居間人的法律責任
2021-03-03侵權糾紛能否在被告住所地管轄
2021-02-22怎樣補辦單位解除合同
2020-11-07遺囑繼承的房產出售后交哪些費用
2021-02-23違法建筑買賣合同可否應予受理
2021-03-03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哺乳期可以做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5解除合同賠償金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04在什么情況下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3無故辭退員工無合同怎么維權
2021-02-15勞動調解書有強制力嗎
2021-03-07飛機延誤4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09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1-29保險指定受益人可以是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