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合同的內容都是當事人意愿的體現,所以,一旦合同無效,那么當事人的意愿也就不能實現,對當事人來講是不利的。而從法律角度分析,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都有哪些呢?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合同,可分兩種,一種為可變更、可撤銷合同,而當其損害國家利益時,則為無效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主要是指損害國家經濟利益,例如,欺詐國有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而使國有財產造成損失。如果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則應適用《合同法》第52條第4款的規定。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者利益
惡意串通的合同是指雙方當事人非法串通在一起,共同訂立某種合同,造成國家、集體或第三者利益的損害。由此可見,行為人的行為具有明顯的不法性,據此可以將其作為違法合同對待。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是指當事人實施的行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在內容上和目的上是非法的,這種行為又稱為隱匿行為。在實施這種行為中,當事人故意表示出來的形式或故意實施的行為并不是其要達到的目的,也不是其真實意思,而只是希望通過這種形式和行為掩蓋和達到其非法目的。由于被掩蓋的目的是非法的,且將造成對國家、集體或第三者的損害,因此這種行為是無效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社會公共利益體現了全體社會成員的最高利益,違反社會公共利益或公序良俗的合同無效,這是各國立法普遍確認的原則。根據我國《合同法》,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無效,因此凡訂立合同危害國家公共安全、損害公共道德、危害公共健康和環境以及其他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無論當事人是否主張無效,法律和仲裁機構都應主動宣告合同無效。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行性規定
此處所說的法律是指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訂的法律,行政法規是指由國務院制訂的法規,違反這些全國性的法律和法規的行為是當然無效的。無效合同都具有違法性,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行性規定的行為,在違法性方面較之于其他無效合同更為明顯。
主要是從合同的內容入手分析的,實踐中如果訂立合同的主體不合格,意思表示不真實的話,也是可以導致合同無效的。如果你在這方面還有疑問的話,可以咨詢一下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合同無效怎么承擔責任
主合同無效則從合同還有效嗎
無效合同中的違約條款有效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屋銷售代理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
2021-01-25治安處罰影響嚴重包括哪些
2021-03-19老年人再婚需要得到子女的同意嗎
2020-12-31隱名股東能否工商備案
2020-12-26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差別有哪些
2021-03-25與交警車相撞發生的交通事故如何認定責任
2021-02-05父母如何起訴子女索要贍養費
2021-03-23法院進入簡易程序多久能審,還可以上訴嗎
2020-11-13訴訟費是否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2020-11-13經過什么樣的流程才能申請取保候審
2021-01-06西安市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有哪些
2021-01-02經理約談說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30可變更合同的前提有什么
2021-01-01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申訴和再審不是一回事嗎
2021-02-12雇傭關系適用侵權法嗎
2021-01-22二手房購房定金合同范本
2020-12-28房產贈與給未成年子女如何征稅
2021-01-01單位蓋的集資房是什么性質
2021-02-11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