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合同的簽訂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通過欺詐訂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同樣是合同,因為是通過非法的手段而取得的,就有可能是沒有效力的了。關于合同的法律效力問題是大家所關注的,但是還是有一些不太了解的內容,那么接下來就讓律霸小編帶大家一一解開難題。
一、欺詐訂立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如果發生了欺詐行為,那么簽訂的合同就是無效合同,并且這個合同的內容不能違反國家規定。通常情況下,在簽訂合同的時候一定要公平公正,并且不能夠有其他行為。
《合同法》第5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合同法》第54條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民通意見》第68條規定,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
《合同法》第58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合同法》第113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數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如果您在此方面有一些相關的問題,可以向我們專業的律師人士進行咨詢。現在大家了解到了關于合同簽訂的相關內容了嗎?當您遇見這樣的事故糾紛,您更需要一個專業的律師為您提供法律幫助。律霸為您提供最優秀的律師解決您的所有疑問。
購房合同欺詐情形
脅迫、欺詐訂立的合同如何處理
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機關撤銷行政許可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02公司減資股東是否承擔補充責任
2021-01-15民事訴訟中法院應當再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6贈與合同約定不得撤銷贈與,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嗎
2021-02-20結婚手續能否請人代辦
2021-03-19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3-02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反擔保合同的效力與實現條件
2020-12-09交通事故出院發票歸誰
2021-03-03土地糾紛是找村長辦事嗎
2020-12-16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2在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可以終止呢
2021-02-08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什么區別
2020-12-13外貿保險單背書
2020-12-15保險公司誤導 拒賠理由無效
2021-01-19關于印發《上海外資保險機構暫行管理辦法》的通知
2020-12-24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包人是什么
2021-02-25土地承包經營權戶主有什么權利
2020-12-30劃撥土地轉讓手續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