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的履行原則包括了哪些方面
(一)適當履行原則
適當履行原則是指當事人應依合同約定的標的、質量、數量,由適當主體在適當的期限、地點,以適當的方式,全面完成合同義務的原則。這一原則要求:
1、履行主體適當。即當事人必須親自履行合同義務或接受履行,不得擅自轉讓合同義務或合同權利讓其他人代為履行或接受履行。
2、履行標的物及其數量和質量適當。即當事人必須按合同約定的標的物履行義務,而且還應依合同約定的數量和質量來給付標的物。
3、履行期限適當。即當事人必須依照合同約定的時間來履行合同,債務人不得遲延履行,債權人不得遲延受領;如果合同未約定履行時間,則雙方當事人可隨時提出或要求履行,但必須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
4、履行地點適當。即當事人必須嚴格依照合同約定的地點來履行合同。
5、履行方式適當。履行方式包括標的物的履行方式以及價款或酬金的履行方式,當事人必須嚴格依照合同約定的方式履行合同。
(二)協(xié)作履行原則
協(xié)作履行原則是指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雙方當事人應互助合作共同完成合同義務的原則。合同是雙方民事法律行為,不僅僅是債務人一方的事情,債務人實施給付,需要債權人積極配合受領給付,才能達到合同目的。由于在合同履行的過程中,債務人比債權人更多地應受誠實信用、適當履行等原則的約束,協(xié)作履行往往是對債權人的要求。協(xié)作履行原則也是誠實信用原則在合同履行方面的具體體現。協(xié)作履行原則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1、債務人履行合同債務時,債權人應適當受領給付。
2、債務人履行合同債務時,債權人應創(chuàng)造必要條件、提供方便。
3、債務人因故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義務時,債權人應積極采取措施防止損失擴大,否則,應就擴大的損失自負其責。
(三)經濟合理原則
經濟合理原則是指在合同履行過程中,應講求經濟效益,以最少的成本取得最佳的合同效益。在市場經濟社會中,交易主體都是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體,因此,如何以最少的履約成本完成交易過程,一直都是合同當事人所追求的目標。由此,交易主體在合同履行的過程中應遵守經濟合理原則是必然的要求。該原則一直為我國的立法所認可,如《紡織品、針織品、服裝購銷合同暫行辦法》規(guī)定,供需雙方應商定選擇最快、最合理的運輸方法。
(四)情勢變更原則
合同有效成立以后,若非因雙方當事人的原因而構成合同基礎的情勢發(fā)生重大變更,致使繼續(xù)履行合同將導致顯失公平,則當事人可以請求變更和解除合同。
所謂情勢,是指合同成立后出現的不可預見的情況,即“影響及于社會全體或局部之情勢,并不考慮原來法律行為成立時,‘為其基礎或環(huán)境之情勢’”。所謂變更,是指“合同賴以成立的環(huán)境或基礎發(fā)生異常變動。”我國學者一般認為,變更指的是構成合同基礎的情勢發(fā)生根本的變化。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后、履行之前,如果出現某種不可歸責于當事人原因的客觀變化會直接影響合同履行結果時,若仍然要求當事人按原來合同的約定履行合同,往往會給一方當事人造成顯失公平的結果,這時,法律允許當事人變更或解除合同而免除違約責任的承擔。這種處理合同履行過程中情勢發(fā)生變化的法律規(guī)定,就是情勢變更原則。
情勢變更原則實質上是誠實信用原則在合同履行中的具體運用,其目的在于消除合同因情勢變更所產生的不公平后果。自上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由于戰(zhàn)爭的破壞,戰(zhàn)后物價暴漲,通貨膨脹十分嚴重。為了解決戰(zhàn)前訂立的合同在戰(zhàn)后的糾紛,各國學者特別是德國學者借鑒歷史上的“情勢不變條款”理論,提出了情勢變更原則,并經法院采為裁判的理由,直接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經過長期的發(fā)展,這一原則已成為當代合同法中的一個極富特色的法律原則,為各國法所普遍采用。我國法律雖然沒有規(guī)定情勢變更原則,但在司法實踐中,這一原則已為司法裁判所采用。因此,情勢變更原則,既是合同變更或解除的一個法定原因,更是解決合同履行中情勢發(fā)生變化的一項具體規(guī)則。
二、合同履行主體的確定
合同履行主體不僅包括債務人,也包括債權人。因為,合同全面適當地履行的實現,不僅主要依賴于債務人履行債務的行為,同時還要依賴于債權人受領履行的行為。因此,合同履行的主體是指債務人和債權人。除法律規(guī)定、當事人約定、性質上必須由債務人本人履行的債務以外,履行也可以由債務人的代理人進行,但是代理只有在履行行為是法律行為時方可適用。同樣,在上述情況下,債權人的代理人也可以代為受領。此外,必須注意的是,在某些情況下,合同也可以由第三人代替履行,只要不違反法律的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的約定,或者符合合同的性質,第三人也是正確的履行主體。不過,由第三人代替履行時,該第三人并不取得合同當事人的地位,第三人僅僅只是居于債務人的履行輔助人的地位。
合同的履行通常都是發(fā)生在合同成立生效之后,要注意雖然大部分時候合同成立即生效,但也有例外的情況,比如對于要式合同來講,在合同成立之后還需要實際交付標的物了之后,那么合同才能生效。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就是,簽訂合同也需要注意,不能有違反法律、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的內容,不然就會導致合同無效。
出現合同履行糾紛怎么辦?
合同履行期限約定不明如何處理
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吳先軍律師,現為浙江援手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中華律師協(xié)會會員,杭州市律師協(xié)會會員。擁有法律實務和律師的工作經歷,在合同糾紛、債權債務糾紛、工程款糾紛、勞務糾紛、婚姻家庭、法律顧問等民商事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培養(yǎng)了認真嚴謹的工作作風,能夠準確把握客戶需求,系統(tǒng)識別法律風險,靈活設計交易模式,合理控制法律風險,辦理民商案件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使當事人利益最大化。扎實的理論功底、求實的工作作風,周到的服務意識,贏得了當事人的信任與肯定。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賠償適用情形
2020-12-14與外國人締結婚姻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7有限公司章程的法律效力是多久
2021-02-12搬運視頻侵權嗎
2020-11-07商標權需要攤銷嗎
2021-01-16企業(yè)法人分支機構提供保證的有效情形
2021-01-13未成年能不能構成特別累犯
2021-01-25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在法院判決后如何申請強制執(zhí)行
2020-11-26質押關系還是保管關系是怎樣的
2021-01-15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學生在宿舍丟東西,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5圈地種菜侵占公共綠地違法嗎
2021-03-05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返聘合同續(xù)簽再解除有什么條件
2021-01-16用假身份證被辭退單位同樣要賠償
2020-11-21旅游費含保險受傷有沒有理賠
2021-03-25在什么情況下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會終止
2020-12-24申請經營旅館業(yè)的備案手續(xù)
2020-11-30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主責第三者險賠償醫(yī)藥費嗎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