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少人開店,都是通過代理或者經銷的方式,同廠家簽署一份合同。作為經銷商,要嚴格按照合同條款,銷售商品,而廠家則要提供優質的售后服務及退換貨政策。經銷和代理盡管運作模式相似,但是還是有一定區別。那么,經銷合同和代理合同的區別是什么?下面我們通過本文了解下。
一、經銷合同和代理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代理合同一般來說,經營風險要小,責任最終由對方承擔,但是經銷合同,也可能會有代理經銷情況,也可能會有自買自賣自行承擔全部風險的經銷。
具體來說,代銷與經銷主要有以下幾點區別:
1、代銷的雙方是一種代理關系,而經銷雙方則是一種買賣關系。
2、代銷是以委托人即廠商的名義銷售,簽訂銷售合同,而經銷商則以自己的名義從事銷售。
3、代銷商的收入是傭金收入,而經銷商的收入則是商品買賣的差價收入。
4、從法律關系上講,代銷行為即委托人行為,代銷商與第三人之間在授權范圍內發生的民事行為的法律后果歸于委托人(供貨商),而經銷商與用戶之間發生的民事行為的法律后果須由其自己承擔。
二、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1、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之間負連帶責任。委托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如果代理人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項違法仍然進行代理活動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2、代理人不履行代理職責,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責任。如果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同自己或者同自己所代理的其他人進行民事活動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這種情況實際上是代理人獨斷代理行為。如果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第三人負連帶責任。
3、無權代理造成損害的責任。如果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的代理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法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的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如果第三人知道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已經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失的,由第三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綜上所述,經銷是自己取得商品的經營權,自己進貨,銷售,賺取差價,而代理則主要賺取是傭金收入,在代理體制中,廠家會確定銷售價及各項銷售政策。這些不同之處也會體現在合同之中,經銷合同和代理合同的區別主要表現為代理的風險較小,而經銷的話,經銷商要承擔較大風險。
無權處分和無權代理的區別
工程款糾紛代理詞是怎樣的
保險代理機構的設立條件及經營范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虛報收入如何處罰
2020-12-25有房貸的房子能進行反擔保嗎
2021-01-15反擔保什么時候解除
2021-02-01交通事故定責之后賠償比例怎么分
2020-11-15銀行匯票的基本當事人有哪些
2020-11-09銀行批貸后不放款怎么辦
2021-03-22購買期房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5解除競業限制是勞動仲裁嗎
2020-11-18競業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離職補償金如何能獲得
2021-02-16勞務公司違法分包包工頭負什么責任
2020-12-02試用期要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1-02-17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飛機延誤2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19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本案中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2-03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