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說,合同一經有效成立,就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雙方都必須嚴格遵守,適當履行,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而合同的解除,是合同有效成立后,因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關系歸于消滅的行為。
一、法定解除合同有哪些條件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94條的規定,在下列法定條件下,當事人可以行使解除權以解除合同:
1、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2、拒絕履行(預期違約):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3、遲延履行: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遲延履行,又稱為債務人遲延,是指債務人能夠履行、但在履行期限屆滿時尚未履行債務的現象。
4、根本違約: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所謂根本違約,是指因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之違約形態。
二、法定解除合同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將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三、如何解除無固定期限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可以通過三種方式予以解除,包括協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約定解除。
1、協商解除
協商解除是指合同履行過程中,當事人經協商一致同意解除合同。《勞動法》第24條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可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不僅可以協商變更,還可以協商解除。
2、法定解除
法定解除是指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出現法定解除合同情形,當事人有權解除合同。法定解除合同情形有兩種,一種是用人單位可以情形,另一種是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情形。
3、約定解除
約定解除是指在合同中約定解除合同的事項,待約定的事由出現時,當事人有權解除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可以由當事人事先約定合同解除的條件,當條件成立時,一方或雙方當事人就可以解除合同。但是有一點必須注意,就是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不得將法定解除條件約定為終止條件,以規避解除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承擔支付給勞動者經濟補償的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抑郁癥可以被辭退嗎
2020-11-26職工病退要求是什么
2020-12-30公司名稱被搶注商標使用可否起訴侵權
2021-02-07精神暴力犯罪嗎
2021-01-16合同未生效不想履行了怎么辦
2021-01-20遺產繼承份額轉賣是怎樣的
2021-02-06住房補貼向誰發放
2021-01-14五級傷殘待遇怎么樣
2021-03-03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員工離職手續有哪些
2020-12-15企業勞動爭議調解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08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飛機延誤2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19房地產保險合同有什么主要內容
2021-01-29發生大地震造成人員死亡保險能賠償嗎
2020-12-26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保險公司業務人員以及代理人欺詐表現
2021-03-18保險合同在何種情況下需要變更
2021-01-08保險公司如何更進一步保障大家的合法權呢
2020-12-04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