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口頭提出解除合同有哪些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8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合同。”但在合同履行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了法定的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一方當事人就可以依法解除合同,終止合同的權利與義務,這就是合同的單方解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不能預見的、對其發生和后果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條件,包括自然災害、戰爭、社會異常事件等。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主要債務即次要債務的對稱,是指根據合同的約定,當事人應當承擔債務的大部分或者對債權人權利有重要或根本性影響的部分。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同期限內仍未履行的。遲延履行是指債務人無正當理由,在合同約定的履行期屆滿,仍未履行合同債務;或對于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合同,債務人在債權人提出履行的催告后仍未履行的。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的。如果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或者其他合同條款對當事人權利義務至關重要,一方有違約行為將嚴重影響到當事人訂立合同所期望的經濟利益時,當事人可以不經過催告程序而直接單方解除合同。比如季節性、時效性強的標的物遲延交貨,則另一方當事人有權單方解除合同。
(五)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2.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3.喪失商業信譽;
4.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可以終止履行。終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終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六)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1.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貸款人可以停止發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解除合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03條規定)。
2.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貨物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24條規定)。
需要說明的是,當事人單方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合同法》認可口頭合同的有效性,只要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不論是否存在書面形式,當事人就應完全誠實守信地履行,不得擅自解除合同,如果滿足合同解除的條件的,通知到對方,即可解除合同。
簽訂合同的當事人應積極的按照我國的法律規定進行辦理,辦理時還應符合我國的法律規定。符合我國解除勞動合同要求的,我國的司法部門和管理部門對這類合同解除進行監督。不服的一方可以到當地的人民法院進行訴訟辦理。
解除合同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單方解除合同賠償損失嗎?
解除合同和終止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回收廢機動車拆解造成環境污染怎么辦
2021-02-24著作權訴訟時效改為三年了嗎
2021-02-11不動產證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2020-12-19商業匯票是什么,商業匯票的種類和特點是什么
2020-12-11離婚后 夫妻債務應共同償還
2021-01-26如何理解人民調解的尊重當事人權利原則是什么
2021-01-24工業出讓土地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10房屋交易中介騙招有幾多?
2021-01-29公司是否要與股東簽訂勞動合同
2020-12-25試用不合格單位怎么證明
2021-03-19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
2021-01-26保險公司能否因肇事逃逸免責
2021-01-06投保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的計算公式
2021-01-03保險公司是否有追償的權利
2021-03-17土地流轉互換糾紛的處理方法是什么
2021-02-08拆遷安置房產權證辦理
2020-11-24房屋拆遷營業稅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25公產房拆遷補償的標的是什么
2021-02-09什么是城市房屋拆遷補償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