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解除合同的有哪幾種情形
(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可以導致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不能按時履行。如供貨方甲公司(生產性企業)因天災造成生產線全部毀損,合同不能履行;部分毀損可以視情況確定為不能完全履行;因天災也可能導致不能如期履行。
(2)預期違約。履行期尚未屆滿,債務人明示或默示毀約,這種行為被稱為預期違約。所謂明示預期違約,是指債務人以通知或聲明的方式表示到期將不履行合同。所謂默示預期違約,是債務人以行為表明其到期將不履行合同,比如債務人將惟一的標的物出賣給第三人,第三人善意地取得了標的物的所有權,此時,預期違約人到期不可能履行合同,這就是默示毀約。
(3)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的時間內仍未履行。遲延履行是指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仍未履行債務。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如果繼續履行仍能實現合同目的或者債權的履行利益仍然能夠實現的情況下,債權人不能徑直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而應催告債務人履行合同義務。經催告后,債務人在合理的時間內仍未履行,此時債權人獲得單方解除權,可以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催告是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的請求履行的通知,合理的期限,是指給予債務人必要的履行準備時間。合理期限的長短,應當根據合同的具體情況確定。
(4)當事人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遲延履行合同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已經構成了根本違約,此時無須經催告程序,被違約人在違約人履行期限屆滿末履行合同時,即可通知對方解除合同。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前述四項列舉了法定解除的情形,不能窮盡所有法定解除的情況,因而法律設立了未盡條款。“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不僅指《合同法》的有關規定,還包括其他法律的規定。
二、合同解除就是合同終止嗎
合同終止僅使合同關系發生將來消滅的效力,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因此不能產生恢復原狀的法律后果;而合同解除使合同關系發生既往消滅的效力,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因而對已履行的合同將產生恢復原狀的后果。再次,權利專屬不同。合同終止權為非專屬權,可隨債權或債務一同移轉第三人;而解除權為專屬于債權人的權利,除可隨同債權債務概括移轉外,不得因單純的債權讓與或債務承擔而移轉給第三人。所以合同終止不能代替合同解除來使用。
合同的解除主要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法定解除,另一種則是約定解除。由于在約定解除的情況下,只要符合當事人之間約定的情形,那么就能夠解除合同,而當事人約定的情況多種多樣,因此這里暫時不予討論。至于法定解除合同的情形,則由《合同法》明確規定,必須要符合了規定的情形,那么才能解除合同。
合同違約方能否主張解除合同
解除合同通知對方拒收怎么辦
根本違約解除合同損害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標準是這樣的!
2020-11-10公司法關于分紅的規定是什么
2021-01-17擔保人可能有哪些風險
2020-12-23反擔保協議(一)
2020-12-31上下班遇交通事故,可以認定為工傷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27事故處理時間有什么規定
2020-11-12交通事故復議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12不發工資找勞動局有用嗎
2021-02-05未婚先孕的有探視權嗎
2021-03-08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我該怎么辦
2020-11-14員工在下班路上受傷公司如何處理
2021-01-16工傷鑒定過了有效期怎么辦
2021-01-10志愿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14自助存包丟失商場是否應當賠償
2020-12-04土地糾紛主體責任是什么
2020-11-27房屋建筑包括的范圍有哪些
2021-03-02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2020-12-15哪些勞動爭議可由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0-12-03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2020-11-23保險司法鑒定可以自已做嗎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