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合同的法律條件是什么
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該合同失去意義,應歸于消滅。在此情況下,我國合同法允許當事人通過行使解除權的方式消滅合同關系。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此即債務人拒絕履行,也稱毀約,包括明示毀約和默示毀約。作為合同解除條件,它一是要求債務人有過錯,二是拒絕行為違法(無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此即債務人遲延履行。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中非屬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應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行催告,給予一定的履行寬限期。債務人在該履行寬限期屆滿時仍未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對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為重要,如債務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實現,于此情形,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時,也應如此。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針對某些具體合同規定了特別法定解除條件的,從其規定。
二、合同協議解除的條件是什么
合同協議解除的條件,是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原合同關系。其實質是在原合同當事人之間重新成立了一個合同,其主要內容為廢棄雙方原合同關系,使雙方基于原合同發生的債權債務歸于消滅。
協議解除采取合同(即解除協議)方式,因此應具備合同的有效要件,即:當事人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內容不違反強行法規范和社會公共利益;采取適當的形式。
對于合同解除的條件具體可以分為兩大類,包括了法定解除條件和約定解除條件,前者就是在有《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明確規定的情形下,當事人依法解除合同,而后者屬于在雙方約定的情形來解除合同。無論是通過哪種方式解除合同,當事人都要必要出現糾紛,不然多少會對自身利益造成損害。
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合同怎么解除
解除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解除合同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流程
2021-01-18眾籌操作過程中的障礙
2021-01-08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19合伙企業財產范圍及性質
2020-12-10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問題
2021-01-01協議離婚后再分婚前財產要依據雙方協議約定嗎
2021-03-13后媽能告繼子不贍養嗎
2020-12-18交通事故起訴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3派遣員工如何中止合同
2020-11-26離職工傷員工的后續治療費誰付
2021-03-22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2021-03-01關于建筑工程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的法規
2021-03-2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人身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3-12藥品超出保險條款范圍 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
2020-11-24保險經紀人委托人可以是誰
2021-03-07同一塊地有兩個承包合同,哪個合同有效
2021-03-04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證的辦法機構是哪一個
2020-12-09拆遷安置補償不合理,被拆遷人如何提高補償
2021-02-08影響房屋拆遷補償的因素有哪些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