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中,不管是合同的終止還是合同的解除,對于合同當事人而言,此時都會給自己造成一定的法律后果的,當然這些后果通常都是不利于當事人的。那到底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有哪些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我國法律承認合同解除與損害賠償并存。民法通則規定:“合同的變更或者解除,不影響當事人要求賠償損失的權利。”本條規定,合同解除后,有權要求賠償損失。這樣規定的理由是:
1、合同解除不溯及既往的,如果只是使未履行的合同不再履行,不得請求賠償損害,那么一方當事人因另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或者不適當履行合同受到的損害就無法補救。
2、合同解除溯及既往的,如果只是恢復原狀,那么非違約方訂立合同所支出的費用,因相信合同能夠履行而作準備所支出的人力、物力,以及為恢復原狀而支出的費用就得不到補償。
3、在協議解除合同的情況下,一方當事人因解除合同受了損失,如果獲利的一方不賠償對方當事人因解除合同受到的損害,不符合公平原則。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實施細則規定:“貨物發運前,承運人或托運人征得對方同意,可以解除合同。承運人提出解除合同的,應退還已收的運輸費用,并付給托運人已發生的貨物進港短途搬運費用;托運人提出解除合同的,應付給承運人已發生的港口費用和船舶待時費用。”
4、在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合同不能履行而解除的情況下,債權人不能直接向第三人主張權利,如果債務人不承擔解除合同的賠償責任,他要么不向第三人主張權利以彌補債權人的損失,要么自己獨享主張權利后而取得的利益,使債權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合同解除后,確因一方的過錯造成另一方損害的,有過錯的一方應向受害方賠償損害,不能因合同解除而免除其應負的賠償責任。
以上就是對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介紹,當事人需要注意,無論是合同被終止還是被解除,此時對于實現合同目的來講基本都是不可能的了。但要是因為對方違法解除合同的話,此時可以要求對方做出相應的賠償。
合同解除后如何承擔違約責任
合同部分履行能否導致合同解除
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有幾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發生勞務糾紛怎么調解
2021-02-28招標文件中的合同條款可以改嗎
2021-02-17有效的借條怎么寫
2021-03-07離婚后能否給子女改姓氏
2020-12-03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有效還是無效要如何確認
2021-01-23北京離婚農業戶口撫養費標準
2020-11-09購房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只有兩年嗎
2021-01-13虛假公司簽的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21如何分割夫妻財產
2020-11-27企業破產能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1-03-10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年輕人如何買保險,買保險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2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6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我國關于養老保險的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1-29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義務責任
2021-01-10人壽保險金的給付方式
2021-02-08買保險的六條準則
2021-01-30土地管理是否近三十不會做出變動有何原因以及案例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