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所謂約定違約金,就是指由當事人雙方就合同的違約金的適用情形以及比例作出相應的約定,并在合同中作明確的約定,具體多少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確定。
我國《合同法》中有規定,當事人就雙方確定違約金應當考慮違約的具體情況以及可能造成的損失,約定的條款如果沒有明確約定違約金以及損失賠償額的具體計算方法的,是不符合約定違約金基本特征的。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當事人雙方對違約金的約定,可以約定當一方違約時,要根據具體的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當然,也可以約定因為一方違約,因此造成的損失數額來確定賠償數額的計算方法。
如果雙方約定的違約金數額比造成的損失額低的,當事人一方(守約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是仲裁機構予以增加;假如約定的違約金數額比造成的損失額高很多的,同樣的,當事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的減少。
約定違約金是與法定違約金相對的一個概念,法定違約金是由國家法律規定的特定的違約金規則,而非當事人意定違約金事項。
二、基本要件(基本條件)。
1.違約金條款。
合同中要有明確的違約金條款。約定違約金的適用應當要求違約金條款。違約金的條款必須確定、明確,發揮預先確定性的左右。
2.違約行為。
違約行為的發生是適用違約責任的前提。違約金本身是一種違約責任,是法律賦予受害方在違約行為發生時所采取的一種補救措施。
3.當事人過錯。
我國對此沒有明確規定。一般在大陸法系國家,違約金作為一種債務不履行責任,通常適用過錯責任原則。英美法系國家認為是否違約屬于自我選擇,與主觀過錯無關,因此無論是否有過錯都應負違約責任。
4.實際損失。
實踐當中,對于實際的損失與支付違約金的關系,有兩種說法。一是,要有具體的損害的發生才成立違約金責任;另一個就是不管是否造成了實際的損害,守約方都可以向違約方要求承擔違約金責任。而具體如何,則可以由雙方在合同中做明確約定,以免將來發生這方面的糾紛,到時就由法院來判決了。
法定違約金與約定違約金的區別
合同當事人約定違約金的上限是多少?
法定違約金與約定違約金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物運輸遭遇暴雨致損屬于不可抗力嗎
2020-11-27破產保護的目的是什么
2020-11-24可以將贈與房產要回嗎
2021-02-14行政機關凍結銀行存款可以不通知當事人嗎
2021-02-28預售房屋抵押登記程序
2020-12-26違反保密協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解除勞動合同后是否要遵守競業限制
2021-03-10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仲裁委員會裁決或不予受理通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否將仲裁委員會列為被告?
2020-11-21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費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1-03-11關于規范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1-01-05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預收保險費還未出保險單期間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理賠
2020-12-13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辦理交通保險理賠符合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7保險合同內容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0什么是出口保險理賠
2020-12-30保險理賠的理賠程序內容是哪些
2021-01-17年金
2021-02-06土地轉包合同協議
2021-01-12土地流轉合同怎么填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