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務合同訴訟時效為幾年?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第一百四十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重新計算。”根據這些規定,對未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款,其訴訟時效應按以下幾種情況分別計算:
(一)對于沒有約定履行期限的債務關系,按照《民法通則》第八十八條的規定:“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向債權人履行義務,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因而其兩年的普通訴訟時效從權利人主張權利而義務人拒絕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但如果債權人未曾主張債權,就不能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二)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債權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后,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時間內,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從再次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要再次重新計算,且訴訟時效中斷不受次數的限制。但主張訴訟時效中斷,必須有足夠的證據證明。
(三)債權人若一直沒有主張權利,則適用最長訴訟時效期,從債權債務關系發生之日起計算20年,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保護。
二、欠款訴訟時效中止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九條規定,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 “其他障礙”,訴訟時效中止:
(一)權利被侵害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代理權、喪失行為能力;
(二)繼承開始后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
(三)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無法主張權利;
(四)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主張權利的客觀情形。
綜合上面所說的,訴訟時效是針對于每一個案件都會有的,但這個時效一般就會根據不同的案件來進行制定,此時效就是為了可以更好的保障到受害者的合法利益,而對于債務的時效一般為二年,在這時間之內就要合法的提起訴訟。
債權債務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民事債務糾紛處理需要多久
合同糾紛訴訟時效是幾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荊州成立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
2021-02-11物業公司和業主委員會不簽服務合同怎么辦
2021-01-31先簽訂股權轉讓協議還是先收取股權轉讓款
2021-01-05著作權人只能是個人嗎
2021-03-05未登記抵押權是否享受別除權
2021-01-15直系親屬贈予房屋要交契稅嗎
2020-12-10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13購房定金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12約定競業限制費按年度支付有效嗎
2020-12-27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需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2-25星期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合法嗎
2021-01-22運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0-11-11父母可以給成年子女購買死亡險嗎
2021-01-10保險公司賺錢的方式是什么
2020-12-17車輛損失保險賠償的案例分析
2021-03-09工廠火災保險能全賠嗎
2021-01-06交通10級傷殘理賠多少錢
2021-02-03簽訂保險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按哪一種方式處理違反免責條款的當事人
2021-02-19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