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侵權的訴訟時效期限是多久
中國《合同法》除了在第129條規定了涉外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的訴訟時效為4年以外,沒有另外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因此買賣合同的訴訟時效的規定應當按照《民法總則》的有關規定處理,即適用3年的訴訟時效。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八條規定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也就是說,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是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算,在權利實際被侵害之日起的二十年內,如果還不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的,再起訴,法院不再保護。
二、合同訴訟應向哪個地區的法院提起?
訴訟應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否則法院不會受理,訴訟程序也不會啟動。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經濟合同糾紛原則上由被告所在地(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轄,但當事人還可以約定管轄,即合同的當事人在書面協議中選擇由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或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約定管轄的不得違反法律關于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三、合同起訴的條件是什么?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經濟合同糾紛當事人提起訴訟的,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符合上述條件的,原告(當事人)應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
綜上所述,雖然合同的簽訂約定了雙方的權利與義務,但是合同糾紛的產生還是有很多,起訴是最后一種解決合同糾紛的辦法,而在我國民事訴訟是有一定的時效的,一般的合同糾紛訴訟時效都是三年,需要在訴訟時效內提起。
最新訴訟時效中斷的計算方法
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民法總則專利侵權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處理醫患糾紛應從哪些問題著手
2021-01-01拆遷糾紛一般往哪個部門反映合適
2020-12-18工傷鑒定一季度可以鑒定幾次
2021-02-25企業破產案件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2-13國家法律對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有何規定?
2021-01-10申請強制執行材料需要哪些
2020-12-22防二次出軌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1勞動合同終止賠償沒給怎么辦
2021-01-15出售違建合同有效嗎
2021-01-19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買房注意購房合同的九個看點
2020-11-27一般用人單位是怎么舉證
2020-11-26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如何避免簽訂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0-12-06終止勞動合同會發生哪些爭議
2021-01-15勞動關系解除后用人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手續
2021-02-28人民調解協議書的效力如何,可以反悔嗎
2021-02-19拖欠農民工工資之后的經濟怎么補償
2020-11-15意外險車禍手骨折能賠多少錢
2021-02-19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特點
2021-01-28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流程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