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確認合同無效訴訟管轄法院是怎么規定的?
對無效合同糾紛一般亦應按民訴法第二十四條確定地域管轄,即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合同成立與合同生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四百六十四條規定: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條規定: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分析以上法條內容,我們不難發現:合同成立與合同生效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合同雙方只要在合同書上簽名或蓋章,合同即告成立;而合同生效則還須具備“依法成立”這一條件。可見,合同成立是對合同事實的評價,而合同生效則是對合同價值的評價,二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二、合同無效情形有哪些?
按照全部還是部分不具有法律效力分為全部無效合同和部分無效合同:
1、全部無效合同是指合同的全部內容自始不產生法律約束力。
(1)訂立合同主體不合格,表現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合同且法定代理人不予追認的,該合同無效;代理人不合格且相對人有過失而成立的合同,該合同無效;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合同,且相對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超越權限的,該合同無效。
(2)訂立合同內容不合法,表現為:
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
②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無效;
③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三人利益的合同,無效;
④以合法形掩蓋非法目的合同,無效。
(3)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 即意思表示有瑕疵,如: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無效。
2、部分無效合同部分無效合同是指合同的部分內容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合同的其余部分內容仍然具有法律效力。
3、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大多數民事糾紛的法院管轄地基本上都是被告住所地的法院,而引發合同無效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當事人在簽合同的時候隱瞞了一些重大的重要事實,導致自己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誤簽了此份合同,如果合同還沒有正式開始履行就已經發現了這一情況,直接選擇被告當地的法院提起訴訟就行了。
合同無效違約責任條款是否有效 ?
合同無效是否影響違約金?
什么情況下勞動合同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熊**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1-13掉頭追尾事故責任認定
2020-12-08合伙合同應該載明哪些內容
2021-01-31婚內協議離婚時為何不生效
2021-01-25外地人在什地方可以補辦結婚證
2020-12-16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與損害賠償
2021-01-14空置房物業費70%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1法律允許兒子與父母斷絕關系嗎
2020-12-21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空白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23競業限制期間可否申請專利
2020-12-30勞動關系解除后用人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手續
2021-02-28擴大勞務分包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0-12-25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醫療意外保險具體是什么
2021-03-22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上訴案
2021-01-12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對方無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