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約定先仲裁后訴訟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仲裁協議有效,法院無管轄權。“先仲裁,后訴訟”的約定,表明雙方當事人有將爭議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向人民法院起訴的約定并非對仲裁意思表示的否定,且仲裁機構是確定的。
合同中既約定仲裁又約定訴訟的效力
打官司首先要確定管轄。實務中經常遇到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發生爭議可向合同履行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這樣的爭議條款,一旦發生糾紛就不知道怎么辦了。這種既約定仲裁又約定訴訟的爭議條款一般認定無效,一旦發生糾紛,通常情況下是由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解決,但有例外。
一、我國《仲裁法》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仲裁協議應當具有下列內容:(一)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二)仲裁事項;(三)選定的仲裁委員會。”這種既約定了仲裁又約定了訴訟的協議,違反了仲裁的惟一性和終局性,其仲裁申請正常情況下是不會被仲裁機構受理的。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6〕7號)第七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爭議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協議無效。”仲裁協議被認定無效,正常情況下仲裁機構不受理,只能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
三、有正常就有例外,實務中的情況是復雜的。特殊情況下,仲裁協議無效,但不排除被仲裁機構受理且仲裁。最高人民法院《仲裁法解釋》第七條有一個“但書”規定,即“當事人約定爭議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協議無效。但一方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另一方未在仲裁法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期間內提出異議的除外。《仲裁法》第二十條第二款“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應當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提出。”也就是說,雙方約定的仲裁條款無效,一方當事人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仲裁機構也受理了,另一方當事人未提出異議或提出異議的時間是未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提出,就視為另一方當事人同意仲裁庭受理且仲裁。
四、仲裁條款無效后,協議訴訟條款是否有效,需要看約定是否符合《民事訴訟法》協議管轄的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合同或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如符合上述規定,則按協議管轄確定受訴法院;否則,按法定管轄確定,即“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般情況是先進行調解,調解無效在進行仲裁,仲裁也無效,最后是訴訟。先仲裁會訴訟,意思就算需要訴訟,沒有必要進行仲裁了。合同中不可以同時存在兩種,要不就是仲裁要不就是訴訟,所以遇到此類事情,就直接訴訟處理即可。
訴訟費由誰承擔
哪些糾紛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刑事訴訟證據規則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合同糾紛案
2020-12-16人身財產安全受到侵犯怎么辦
2020-12-21行政復議可以成功嗎
2020-11-27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22吸收合并公司注冊資本怎么處理
2021-03-10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有哪些要求
2021-03-10酒店停車場車輛損壞責任如何認定
2021-01-05未簽訂借款合同發生糾紛要去哪里起訴
2021-01-01以談戀愛騙取錢財還能要回來嗎
2021-02-04仲裁條款向第三人擴張與合同相對性的沖突是什么
2021-01-22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有期限嗎
2021-03-04不安抗辯時能不能解除合同
2021-03-24服務期與勞動合同期限沖突問題
2021-02-08股東離職是否有競業限制
2021-01-30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勞務派遣資質是否全國有效
2021-02-10試用期要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1-02-17實習期醉駕怎么處理
2021-02-05實習期間下班后摔倒,誰的責任
2021-01-06簽勞務外包合同是勞務派遣工嗎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