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詢:
國家的哪些規范性文件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律師回答:
一是法律。
二是行政法規。
三是國務院決定。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三十七條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三十八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的,復議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申請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十九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耽誤法定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的十日內,可以申請延長期限,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四十一條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四十二條人民法院接到起訴狀,經審查,應當在七日內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第四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有關材料,并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第四十四條訴訟期間,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
(一)被告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二)原告申請停止執行,人民法院認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并且停止執行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裁定停止執行的;
(三)法律、法規規定停止執行的。
第四十五條人民法院公開審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陪審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應當是三人以上的單數。
第四十七條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有權申請審判人員回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掛名股東是否可以享有股東權益
2021-02-20醫院醫死人,醫療糾紛證據要如何收集
2020-11-24什么是拆遷安置房,如何購買
2021-02-15勞動關系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9對募股申請的審批有哪些規定
2020-11-25明星cos經典形象被告侵權,如何界定侵權
2020-11-14有限合伙承擔什么風險
2020-12-02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包括哪些
2020-12-19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5二審終審判決生效一審法院執行嗎
2021-02-05終止的勞務合同保存多久
2021-01-20結婚證在哪邊領比較好
2021-03-12婚前房產婚后更名屬于個人嗎
2020-11-18學歷造假公司可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1-24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如何合法辭退員工
2020-11-0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案
2021-01-30貨物運輸險投保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4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