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崇安區律師 豐潤區律師 徐水縣律師 內丘縣律師 元氏縣律師 莞城區律師 樊城區律師
在現代社會醫患關系越發的緊張,除了自我意識增強外,還與醫療糾紛密切相關。常見的醫療糾紛有醫療事故、醫療過錯,雖然二者某種程度上相似,但卻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那么醫療過錯與醫療事故的區別有哪些?下面就由律霸小編為您詳細介紹一下,以供大家了解。
一、鑒定法律依據不同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法律依據是2002年實施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7個配套衛生法規文件,包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醫療事故分級標準(試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學科專業組名錄》、《醫療事故爭議中尸檢機構及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認定辦法》、《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和《中醫、中西醫結合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同時參照現行有效的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 醫療損害司法鑒定的主要法律依據則是《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民法通則》及《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人民法院對外委托司法鑒定管理規定》、《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暫行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司法部《司法鑒定程序通則(試行)》、《司法鑒定機構登記管理辦法》、《司法鑒定人管理辦法》、《司法鑒定執業分類規定》、《人體輕傷鑒定標準》、《人體重傷鑒定標準》、《精神疾病司法鑒定暫行規定》以及各省市地區《國家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名冊》等。
二、鑒定目的不同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是為醫療衛生行政部門處理醫療糾紛與醫療事故提供技術服務;醫療過錯鑒定是為醫療損害賠償民事訴訟、醫療糾紛與事故行政處理引發的行政訴訟以及涉嫌“醫療事故罪”的刑事訴訟提供技術服務。
三、鑒定程序不同
1、委托方式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屬于行政鑒定;醫療過錯鑒定屬于司法鑒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決定權在于醫療衛生行政部門,依《條例》的規定,醫療糾紛雙方當事人也可共同提請鑒定。而醫療過錯鑒定的權限卻十分廣泛,只要訴訟過程中需要鑒定,都可以提請采取司法鑒定的方式進行,但決定權在司法機關。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委托方式有二種:一是衛生行政部門轉交;二是當事人雙方共同自行委托鑒定。 醫療過錯鑒定包括兩種方式。一是法院決定鑒定,由法院內的技術部門統一對外委托;二是申請鑒定,即由當事人向法院提出鑒定申請,法院同意后,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鑒定機構與鑒定人員,達不成一致的,由法院指定。
2、鑒定機構和鑒定人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由各級醫學會組織進行。設區的市級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直接管轄的縣(市)級地方醫學會負責組織專家鑒定組進行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醫學會負責組織醫療事故爭議的再次鑒定工作。醫學會建立專家庫,專家庫應當依據學科專業組名錄設置學科專業組。 醫療損害司法鑒定則由有資質的司法鑒定機構完成。司法鑒定機構接受委托后,由司法鑒定機構指定司法鑒定人、或者由委托人申請并經司法鑒定機構同意的司法鑒定人完成委托事項。同一司法鑒定事項由兩名以上司法鑒定人進行,第一司法鑒定人對鑒定結論承擔主要責任,其他司法鑒定人承擔次要責任。
3、啟動鑒定程序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機構接受:
(1)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共同書面委托;
(2)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當書面移交委托;
(3)司法機關(法院)委托。
司法鑒定機構則接受:
(1)司法機關(法院)或基于當事人的請求,委托司法鑒定機構;
(2)仲裁案件當事人的委托;
(3)訴訟中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通過律師事務所的委托。
4、聽證程序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由專家鑒定組組長主持,并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1)雙方當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分別陳述意見和理由。陳述順序先患方,后醫療機構;
(2)專家鑒定組成員根據需要可以提問,當事人應當如實回答。必要時,可以對患者進行現場醫學檢查;
(3)雙方當事人退場;
(4)專家鑒定組對雙方當事人提供的書面材料、陳述及答辯等進行討論;
(5)經合議,根據半數以上專家鑒定組成員的一致意見形成鑒定結論。專家鑒定組成員在鑒定結論上簽名。專家鑒定組成員對鑒定結論的不同意見,應當予以注明。 司法鑒定對聽證程序沒有強制性規定,實踐中法醫通常效仿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先由雙方當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分別陳述意見和理由,再由內部聘請的醫學專家提問醫患雙方,必要時也會檢查患者。
5、鑒定級別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分為首次鑒定和再次鑒定。任何一方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原受理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的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再次鑒定的申請,或由雙方當事人共同委托省、自治區、直轄市醫學會組織再次鑒定,對疑難、復雜并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醫療事故爭議,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可以商請中華醫學會組織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醫療損害司法鑒定分為初次鑒定、補充鑒定、重新鑒定、復核鑒定。任何一方當事人對初次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申請補充鑒定、重新鑒定或復核鑒定,但要符合一定條件,比如要求補充鑒定的必須是:
(1)發現新的相關鑒定材料;
(2)原鑒定項目有遺漏。
而要重新鑒定,則要滿足以下條件:
(1)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人超越司法鑒定業務范圍或者執業類別進行鑒定的;
(2)送鑒的材料虛假或者失實的;
(3)原鑒定使用的標準、方法或者儀器設備不當,導致原鑒定結論不科學、不準確的;
(4)原鑒定結論與其他證據有矛盾的;
(5)原司法鑒定人應當回避而沒有回避的;
(6)原司法鑒定人因過錯出具錯誤鑒定結論的。
6、鑒定時限負責組織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醫學會在醫療事故技術鑒定7日前,將鑒定的時間、地點、要求等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自接到雙方當事人提交的有關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材料、書面陳述及答辯之日起45日內組織鑒定并出具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 醫療損害司法鑒定一般從受理之日起應當在15日內出具司法鑒定文書。如確需延長的,經向委托人說明理由,可延長至30日。復雜、疑難案件的鑒定時限確需延長的,經司法鑒定機構負責人批準,并征得委托人同意,可再適當延長。延長期不得超過60日。法醫精神病鑒定及司法會計鑒定的時限可適當延長,一般應在受理之日起60日內完成。鑒定過程中需要補充鑒定材料所需時間,不計入鑒定時限。但實踐中一般醫療糾紛案件會在3個月內作出法醫鑒定結論,但也有超過半年以上的情形。
四、鑒定結論不同
1、鑒定內容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應當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1)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及要求;
(2)當事人提交的材料和醫學會的調查材料;
(3)對鑒定過程的說明;
(4)醫療行為是否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
(5)醫療過失行為與人身損害后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
(6)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責任程度;
(7)醫療事故等級;
(8)對醫療事故患者的醫療護理醫學建議。 其中第(6)項責任程度分成四個級別:完全責任、主要責任、次要責任和輕微責任。 司法鑒定結論內容包括受理日期、委托人、委托事由、鑒定要求、送鑒材料情況、檢驗或者檢查過程、鑒定(檢驗)結論或者審查(咨詢)意見、鑒定(檢驗、審查、咨詢)人以及其它應當包括的內容。其中重點是對醫療過錯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責任比例或損失參與度的認定。損失參與度一般分為6個級別。
2、責任方式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應當根據鑒定結論作出,其文稿由專家鑒定組組長簽發。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蓋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用印章,專家鑒定組成員無須在鑒定書上簽名蓋章。 司法鑒定結論上必須有鑒定(檢驗、審查、咨詢)人的簽名,并且需要注明專業技術職稱,對鑒定結論進行復核的司法鑒定人應當在司法鑒定文書上簽名。司法鑒定文書經簽發人簽發后加蓋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專用章,實行個人負責制。
五、法庭質證不同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作為證據在法庭質證時,雙方當事人可以自由表達贊成或反對意見,但不能申請人民法院傳喚鑒定專家到庭接受質詢。 而質證司法鑒定結論時,不服結論一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傳喚司法鑒定人到庭接受質詢,司法鑒定人應當按照司法機關或者仲裁機構的要求按時出庭。司法鑒定人出庭時,應當出示《司法鑒定人執業證書》,并應依法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地回答司法鑒定相關問題。 鑒于醫療鑒定結論在處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中的重要作用,醫患雙方無論選擇什么途徑解決糾紛,都要了解兩種鑒定的主要區別,根據實際案情選擇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或醫療損害司法鑒定,以達趨利避害之效果。
以上就是醫療過錯與醫療事故的區別的詳細介紹,不論發生那種情況,受害人及其家屬都要避免因沖動而醫鬧,甚至造成“暴力傷醫”事件,這些都是要承擔刑事責任的。所以當發生醫療糾紛時,可以到法院上訴,尋求法律的幫助才是明智之舉。更多法律知識您可以登入律霸網站咨詢相關的律師。
醫療事故鑒定、司法鑒定,怎樣處理兩者沖突?
醫療事故糾紛訴訟時效是多久
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實施細則的最新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查閱配偶護照,是否侵犯隱私
2021-02-28證監會大股東增持法規內容是什么
2020-12-19婚姻法解釋一
2020-11-24按揭房二次抵押最長多久
2020-12-14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海南省改制關閉破產國有企業職工安置辦法
2020-12-12實習期結束才簽合同嗎
2021-02-09接=解除合同后工資怎么補償
2021-01-28離職證明中注明無勞動糾紛是不是就不能要求補償金
2021-01-07“期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車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01意外傷害保險多少錢,有什么特點
2021-02-19如何查詢保險撤案了沒
2020-12-26人身保險的代位求償權是如何體現的
2021-03-06保險公司拒賠有哪些合法理由
2020-11-29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1-01-31投保率
2021-02-16土地承包經營權是指什么權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