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條過了有效訴訟期怎么辦,錢還能要回嗎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
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而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后,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
值得注意的是,訴訟時效屆滿后,義務人雖可拒絕履行其義務,權利人請求權的行使僅發生障礙,權利本身及請求權并不消滅。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后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且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如果另一方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則視為其自動放棄該權利,法院不得依照職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應當受理支持其訴訟請求。
一、討債有訴訟時效的限制嗎?
《民法總則》188條規定,普通訴訟時效為3年,如甲向乙借款一萬元,約定6個月歸還,如甲到期不還,乙必須在3年內向甲要求歸還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否則,超過3年,即普通訴訟時效屆滿,乙方要求返還借款的請求,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因此,持書面借據并約定還款期限的,債務人如到期不還,債權人必須在3年內向債務人要求歸還,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但只要債權人不斷主張權利,就不斷增加時效,法律立法本意是保護債權人的利益。
二、那么問題來了,借條的時效已過,怎么把錢要回來呢?
1、爭取債務人自愿還款。
按照民法理論,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消滅的僅僅是債權的強制執行力,并沒有喪失受領力和保持力。超過訴訟時效后如果債務人自愿履行債務,債權人便可接受債務人的清償而使債權得到滿足;債務人在清償債務后,不得以債權已過訴訟時效為由,要求債權人返還財產。但是,當債務人償還部分債務后又停止履行債務,債權人能否要求債務人履行未完成的部分債務?筆者認為,應將債務人的履行視為訴訟時效重新計算的事由,債務人履行部分債務意味著債務人對此筆債務的認可,債權人有權請求法院強制債務人履行債務,而不論債務人是否意識到債權是否已過訴訟時效。
2、爭取債務人與債權人達成還款協議。
最高人民法院在法復(1997)4號文中指出,對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就原債務達成還款協議的,應當依法予以保護。但是這條解釋沒有說明債權重新獲得保護的理由。筆者認為,雙方當事人在超過訴訟時效后達成還款協議的,視為對此筆債務的重新確認,債務人的還款意思表示可以導致訴訟時效的重新計算。
3、債務人簽收催收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在法釋(1997)7號文中指出,根據民法通則第四條、第九十條的規定的精神,對于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信用社向借款人發出催收到期貸款通知單,債務人在該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應當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該債權債務關系應受到法律保護。該條解釋有利于保護債權人利益,且該規定中的債務人應當包括債務人本人、法定代表人、代理人等。
超過訴訟時效喪失的是實體勝訴權,程序上還是可以起訴的。法院受理,但是對方可以以超過訴訟時效為抗辯理由,法院會判原告敗訴。
但是對方如果不提出超過訴訟時效這個抗辯理由的話,法院也不會主動審查。
討債有訴訟時效的限制嗎?答案是肯定的。訴訟時效已過怎么討債?對于這些問題,上文中都有詳細為您進行了介紹,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助您解決您所遇到的問題。在借款事實發生后,債權人不能被動等待債務人還款,在還款期限到期后,債權人要及時追討,否則,一旦超過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債權人就要面臨債款追不回的風險。
那么我們如何避免訴訟時效過期?小編認為預防才是關鍵!
《民法通則》第140條有這樣的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有鑒于此,在訴訟時效快到期時,可以采取相關自救措施,使訴訟時效中斷,變被動為主動,以實現自己的權利。
一、要求債務人寫出還款計劃
與債務人協商,制定還款計劃或協議。這樣訴訟時效從還款計劃的履行期限屆滿時起再開始計算,就可以延長即將過去的訴訟時效。
二、與債務人對賬并簽章確認
記住對賬要雙方簽字或蓋章,包括對賬的過程(郵件來往等)。既便于訴訟又能延續訴訟時效,訴訟時效從對賬之日起再開始計算。
三、起草與債務人清欠會談紀要
對于一時還不上債的單位,采用這種方法,既不傷和氣,又能掌握清欠的主動權,也能引起訴訟時效重新計算。
四、要求債務人找擔保人擔保
要求債務人找擔保人追加擔保,并保證在一定期限內還款,逾期不還,由擔保人償還。這種情況下,訴訟時效從還債期限屆滿之日起重新計算。
五、找第三方證明曾催討債務
找第三方證明曾問債務人主張過權利,訴訟時效從主張權利之日起重新計算。該證據并非直接證據,故建議和其他證據結合使用。
六、保留催討債務的各種證據
如請求清償債務時出行的車票、住宿發票、信函、電報等,證明一直在主張權利。
七、每次清欠,盡量要求債務人支付路費
支付的路費從欠款中扣除,這樣也可使債權人的訴訟時效得到延長。
八、提起訴訟
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原訴訟時效中斷。
九、讓債務人同意履行
債務人對債權表示承認、請求延期履行、提供擔保、支付利息等都被視為同意履行義務。要求債務人立字據、簽訂清償債務的協議或制備忘錄。債務人不愿立字據的,可邀請無利害關系的第三方或有關單位見證,保存債務人同意履行的電話記錄、錄音磁帶、信件、電報和電傳等。未經對方允許的偷錄證據,亦可作為有效證據。
十、通過非訴訟方式主張權利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權利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有關單位提出主張權利的請求,從提出請求時起,訴訟時效中斷。經調解達不成協議的,訴訟時效時間即重新計算;如調解達成協議,義務人未按協議規定期限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期間就從履行期限屆滿時重新計算。此外,債務人向仲裁機關或有關主管機關主張權利的,也可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產假休完可以辭職嗎
2021-03-12管轄權異議上訴被駁回怎么處理
2020-12-31行政處罰房屋貼封條一般是多長時間
2021-01-17個人債務能要回一半車款嗎
2021-03-18個人簽的借款協議有效嗎
2021-01-30電子商務法如何監管電商平臺
2021-03-15遺贈與生前贈與有什么區別
2021-03-21哪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021-01-07不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怎么辦
2020-11-26主合同與擔保合同之間的效力是什么關系
2021-01-14申請強制執行如何銷案
2021-01-16產假辭退我違法嗎
2021-02-17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勞動調解組織有哪些,勞動調解協議有強制力嗎
2020-12-08勞務外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3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程序有哪些
2021-02-03現行的家庭財產保險險種對比
2021-03-19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保險索賠的四個要點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