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通過簽訂合同來規范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盡量避免紛爭。但是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難免會發生各種不可遇見的情形,導致合同糾紛,這時候就需要盡快解決糾紛,減少損失。那么,經銷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哪些?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相關內容。
一、法律規定
合同法第128條規定:“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當事人不愿和解調解或者合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向仲裁機構中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二、具體解決方式
1、和解。和解是指當事人因合同發生糾紛時可以再行協商,在尊重雙方利益的基礎上,就爭議的事項達成一致,從而解決糾紛的方式。和解是當事人自由選擇的在自愿原則下解決臺同糾紛的方式,而不是合同糾紛解決的必經程序。當事人也可以不經協商和解而直接選擇其他解決糾紛的途徑。
2、調解。凋解是指在第三人的主持下,通過運用說服教育等方法來解決當事人之間的合同糾紛。
調解有兩種方式:
(1)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當事人發生合同糾紛,可以向糾紛當事人所在地或者糾紛發生地的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2)行政調解。主要特指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居中對合同當事人的糾紛進行調解。申請行政調解的糾紛必須具備以下條件:申請人必須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當事人,有明確的被申請人、具體的調解請求和事實根據;
符合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受理案件范圍的規定。但已經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或者已經向仲裁機構申請裁的。從及一方要求調解另一方不同意調解的,調解申請不于受理。 雙方當事人接受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制作調解協議書,當事人即應當按照調解協議書履行各自的義務。由于調解協議書不具有法律強制力,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不能就此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但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來解決爭議。
3、仲裁。仲裁是指發生合同爭議的雙方當事人,根據爭議發生前或發生后達成的仲裁協議,將糾紛提交仲裁機關進行裁決并解決糾紛的方式。仲裁具有“準司法”性質,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決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4、訴訟。訴訟是指合同糾紛發生后,當事人如果沒有仲裁協議,任何一方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對合同糾紛依法予以處理。這是解決合同糾紛的最常見方式。合同糾紛經人民法院審理并作出判決后,當事人對人民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調解書必須履行,拒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我們可以看出,產生合同糾紛后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以及訴訟的方式解決問題。在此小編也提醒大家,一旦產生糾紛不管是哪一方必定會有經濟損失,大家在簽訂合同前一定要做好具體約定,以減少損失。
經銷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經銷合同簽訂流程是怎樣的
經銷合同和代理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各級人民政府該如何去對排污企業進行檢查
2020-12-01限制妻子婚姻自由的協議無效
2021-02-20案件管轄異議成立怎么辦
2021-02-07撫恤金遺囑怎樣寫才有效
2020-12-08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05陰陽合同怎么補交稅
2021-02-21暑假期間學生溺亡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1-18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員工工傷身亡家屬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2-15人身意外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0-11-13如何理解互聯網保險
2020-12-24保險出單員能做理賠嗎
2021-02-22車險拒賠能申訴嗎
2020-12-04保險公司未說明免責事由,投保后能否拒賠
2020-12-03土地轉讓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1-17如何辦理土地轉讓手續是什么
2020-11-23因修建高鐵拆遷時,怎么提高拆遷補償
2021-02-23統一進行舊房改造,有補助嗎
2021-03-20房屋拆遷范圍的戶口管理政策
2021-02-06農村拆遷戶口減去面積的限制解讀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