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的消滅原因大致有四類:
(1)基于當事人的意思而消滅,如免除、解除;
(2)基于債的目的達到而消滅,如清償、混同;
(3)基于債的目的不能達到而消滅,如給付不能;
(4)基于法律規(guī)定
一、清償
清償,亦即履行,是指債務人按照法律的規(guī)定或者合同約定向債權人履行義務。債務人清償了債務,債權人的權利實現(xiàn),債的目的達到,債當然消滅。
二、抵銷
1、抵銷的概念抵銷,是指二人互負債務時,各以其債權以充當債務之清償,而使其債務與對方的債務在對等額內相互消滅。抵銷依其產生根據(jù)的不同,可分為法定抵銷和合意抵銷。
2、抵銷的要件按照《合同法》第99條的規(guī)定,抵銷須具備以下要件才能生效:
(1)必須是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互享債權;
(2)雙方互負債務,必須標的物的種類、品質相同
(3)必須是自動債權已屆清償期
(4)必須是非依債的性質不能抵銷
3、抵銷的效力《合同法》第99條第2款規(guī)定,當事人主張抵銷,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抵銷的效力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雙方的債權債務于抵銷數(shù)額內消滅;
(2)因抵銷雙方的債務的消滅為絕對消滅
三、提存
1、提存的概念提存,是指債務人于債務已屆履行期時,將無法給付的標的物交提存機關,以消滅債務的行為。
2、提存的原因(《合同法》第101條)
(1)債權人遲延受領
(2)債權人下落不明
(3)債權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又未確定繼承人或者監(jiān)護人
(4)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3、提存的主體提存的主體,亦即提存的當事人,包括提存人、債權人和提存部門。
4、提存的標的適于提存的標的物包括:貨幣;有價證券、票據(jù)、提單、倉單、權利證書;貴重物品;擔保物、其他適于提存的標的物;不適于提存的標的物包括:低值、易損、易耗物品;鮮活、易腐品;需要專門技術養(yǎng)護品;超大型機械設備、建設設施
5、提存的效力
(1)債務人與債權人之間的效力自提存之日起,債務人的債務歸于消滅。
(2)提存人與提存部門提存部門有保管提存標的物的權利和義務。
(3)債權人與提存部門之間的效力債權人可以隨時領取提存物。債權人領取提存物的權利,自提存之日起5年內不行使而消滅,提存在物扣除提存費用后歸國家所有。
合同法對債務相互抵消是怎樣規(guī)定的
根據(jù)我國《合同法》第八十三條【債務人的抵銷權】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并且債務人的債權先于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第九十九條【債務的抵銷及行使】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guī)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
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
第一百條【債務的約定抵銷】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jīng)雙方協(xié)商一致,也可以抵銷。
關于債權債務歸于消滅的幾種情形,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債權債務歸于消滅一般有三大類,包括清償、抵銷和提存。債務的清償、抵銷和提存都會使債務人與債權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歸于消滅。所有的一切債務歸于消滅也是要依據(jù)法律的規(guī)定的。更值得注意的是債務的抵銷是雙方互負的債務。債務的抵銷和抵消是有區(qū)別的,前者是雙方都互為債權者,雙方互負給付種類相同的債務,而后者只是一方為債權者,各以其債權充當債務的清償。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咨詢律霸網(wǎng)的專業(yè)律師,他們會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股份轉讓
2021-01-02《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關鍵點解讀
2021-03-22單獨保證與共同保證的責任承擔有什么不同
2021-03-08轉繼承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1二婚不拿離婚證可以嗎
2020-11-16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xié)議有什么區(qū)別
2021-01-08勞務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
2020-12-03實習期間受傷,用人單位是否應賠償
2020-12-23申請仲裁解除合同可以不去上班嗎
2021-03-10侵權責任和產品責任可以同時主張嗎
2020-12-25保險合同的效力變更包括哪些
2020-12-19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08事故保險理賠的流程有哪些
2021-03-18第三者責任保險是如何賠償?shù)?/p> 2021-02-13
保險代理人是指什么意思,主要包含哪些業(yè)務范圍
2021-01-24保險受益權的涵義
2020-11-27理財投資不可等同 避免誤區(qū)十分必要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