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情況法庭證明人要回避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在刑事訴訟中回避制度適用的對象包括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等,但不包括證明人,證明人是不適用回避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十九條?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第三十二條?本章關于回避的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
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依照本章的規定要求回避、申請復議。
二、刑事訴訟中申請回避的規定
1、申請回避的期限。
根據回避制度的立法宗旨,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等各訴訟階段都可以提出回避申請。例如,在審判階段,人民法院在開庭的時候,審判長應當告知當事人有權對合議庭的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申請回避。當事人在知悉其權利后,可立即申請有關人員回避。
2、回避的審查與決定。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回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另外,參與偵查活動的記錄人、翻譯人員和鑒定人的回避,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參與檢查活動的書記員、司法警察、人民檢察院聘請或指派的翻譯人員、鑒定人的回避,由檢察長決定。參與審判活動的法庭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的回避,由人民法院院長決定。檢察委員會討論檢察長回避問題時,由副檢察長主持,檢察長不得參加。審判委員會討論院長回避問題時,由副院長主持,院長不得參加。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在刑事訴訟中回避制度適用的對象包括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等,但不包括證明人,證明人是不適用回避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先債權能否對抗已登記的物權
2021-02-21醉酒駕駛累犯怎么判
2021-03-21軍婚起訴離婚的程序
2021-03-18贍養費能要多少
2021-01-03以前的贍養費能主張嗎
2021-03-21經營者使用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還生效力嗎
2021-01-14雇傭關系能是多人嗎
2021-02-11學生在學校得了重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9辦理撤消房產贈與手續需交稅嗎
2020-11-15企業一定要成立工會嗎
2021-01-19不能投保貨物運輸保險的物品
2021-03-26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13保險利益的內容有什么
2021-02-15保險合同能否查封
2021-01-01注意車險理賠四大誤區
2020-11-25保險受益權的法律性質
2020-12-12受益人的指定和變更是怎樣的
2021-02-08契約撤銷權 PolicyCancellationRight
2020-12-26農村房屋城市房屋拆遷補償不一樣,差在哪里
2021-03-20補償不合理,我可以不簽訂安置補償協議嗎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