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書記員需要回避的情況
依據我國民事訴訟的規定,書記員是適用回避制度的,書記員與案件有利害關系、或者是當事人親屬的,當事人可以申請書記員回避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四條?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前三款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二、當事人如何申請回避呢
首先,當事人不能隨意要求審判人員回避,只能在出現了民事訴訟法第40條規定必須回避的情形,而且審判人員又沒有自行回避的情況下,才可以提出回避申請。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必須回避的情形有三種:
第一,參加本案審理的審判人員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近親屬應當回避。審判人員是本案的當事人,只能以當事人的資格參加訴訟,不能同時又以審判人員的資格參加對案件的審判。審判人員是本案的當事人的近親屬,有可能為照顧親屬的利益,影響案件的公證審理。因此須回避。
第二,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應當回避。這種情況對案件的審判涉及他個人的利益,不允許其參加對案件的審判。
第三,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理時,應當回避。其他關系是指除上述關系外的社會關系,如師生、同學、朋友等關系。
審判人員與本案當事人存在這些關系,有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理,不應該參加對案件的審判。
其次,當事人如果認為審判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有上述法律規定必須回避的情形,應當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申請,請求更換審判人員,申請可以用口頭或書面方式提出,申請中必須根據法律規定,說明要求他們回避的理由,法律規定當事人在案件開始審理之后,法庭辯論終結之前,發現可以申請回避的事實和理由,仍然可以提出回避申請。但是,如果當事人在案件開始審理時,已經知道審判人員及其他人員應行回避的事實和理由,只是在法庭辯論結束之后,認為自己可能要敗訴,才提出回避申請,其申請有可能不被給予接受。
通過小編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書記員應該回避的情況首先是和本案有一定的利害關系,這樣會影響案件審理的公平性,是不可以的。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了解勞動糾紛的調解程序與常見種類
2021-02-10拖欠農民工工資新規定
2021-02-10假冒注冊商標罪的立案標準
2020-11-11個人注冊商標的流程及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1-01-06債權受讓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21賠償誤工費后繼續發生勞動行為違法嗎
2020-12-04雇傭合同的責任承擔有什么規定
2021-02-28中國人和外國人辦理結婚證登記如何辦
2021-02-27蓄意造假做偽證如何處罰
2021-01-24軍人離婚調解無效證明在哪開
2021-02-06手寫房屋放棄繼承書可以反悔嗎
2021-01-29房產私人抵押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7繼承權受到侵害該怎么保護
2020-11-16公攤面積最后被用到了什么地方你造嗎
2021-02-06買二手房之前需要做哪些功課呢
2021-03-17買賣村民自住房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07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意外險國家規定最高賠付多少
2021-01-01發生事故司機受傷商業險是否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02-13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