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代表可以不是股東
首先明確告訴大家,依據《公司法》第十三條的規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并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董事長、執行董事肯定是股東,但經理卻不一定是股東。因為經理通常是由董事會聘任的,也有董事擔任經理的。所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是必須為股東。
法人代表與股東的區別有哪些
簡單說,法人是企業的負責人。股東只是公司的資金投入者。在一般的公司管理中,法人享有經營管理的權力,而股東只是投資者,不能對公司業務進行經營和管理。在跟其他公司簽合同時,只有企業法人簽字才有效。股東不具備經營權。如果將來企業出現問題,要是倒閉的話,企業的財產將有股東投資入股的份額進行分配。這時,法人只是經營者,不能對企業財產進行分配。
1、股東:是公司的投資者,由股東構成股東會,而股東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決定公司的一切重大事務。有限責任公司必須有股東會機構,但外商投資設立的有限公司法律規定只設董事會,由董事會代行股東會的權力,國有獨資公司也不設股東會,重大問題由董事會請示國家授權的機構決定。股東會不是公司的常設機構,股東因故不能參加股東會時,可書面委托他人代為行使權利。
2、法人:生活中人們說到法定代表人時總說成法人。但在法律上,兩者是完全不同的主體。
法人是指民法賦予權利能力的基于成員或者獨立財產所形成的團體,不是單個的自然人。民法學將基于成員的團體稱為社團,其成員相應稱為社員;基于捐助財產以財產為成立基礎的團體稱為財團。但我國《民法通則》將法人定義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并將法人分為企業法人和非企業法人。后者分為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法人,社會團體法人。各類公司都是企業法人,但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不是法人。
法人作為團體,要像一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那樣以自己名義參與生活、介入市場,必須設有法人機關。法人機關由意思機關、執行機關、代表機關和監察機關構成。法定代表人實際上是法人機關中的代表機關的擔當人,是一個自然人。法定代表人是法人對外活動的當然代表,其行為即為法人的行為,所以《民法通則》規定:法人對代表機關及其他經授權代表法人者實施的行為,負擔責任。
法定代表人和法人的代理人也不同。除法定代表人以外,代表法人進行對外活動,必須有法人合法授權,否則其行為不能視為法人的行為。
公司法人代表可以不是股東。法人代表和股東,一個是公司的經營者,一個是公司的投資人,法人代表可以由股東擔任,也可以由非股東的經理擔任。
如果您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無效后的期待利益怎樣認定
2021-03-24土地預審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20公證員能作為公證當事人的代理人嗎
2021-03-24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辦理流程有哪些
2021-01-12簽訂交通事故的賠償協議應注意哪些
2021-03-06央視曝銀行卡黑市,銀行卡被盜怎么維權
2021-01-25假火化證明如何處罰
2021-02-19夫妻債務如何分擔
2021-01-25離婚后不付撫養費就不能探望子女嗎
2021-02-13婚姻糾紛狀子怎么寫
2021-02-28反擔保合同必須三方簽字嗎
2021-03-12委托律師代理合同怎么簽
2021-02-06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需要哪些材料申請已登記的地役權
2020-11-15勞務合同的無效由什么確認
2021-01-24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被盜車失而復得引起糾紛的保險理賠
2021-01-08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財產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