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回避制度
公務員法規定的回避包括任職回避、地域回避、公務回避。
回避是指為了防止公務員因個人利益和親屬關系等因素對公務活動產生不良影響,而在公務員所在職務、所執行公務和任職地區等方面做出一定的限制,使其避開有關親屬關系和公務的制度。
任職回避
任職回避,又稱職務回避,是指對有法定親情關系的公務員,在擔任某些關系比較密切的職務方面做出的限制。
(1)任職回避親屬
①夫妻關系;②直系血親關系,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③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包括伯叔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甥子女;④近婚親關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的配偶。(2)回避職務①同一機關擔任雙方直接隸屬于同一領導人員的職務。②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職務。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包括上一級正副職與下一級正副職之間的領導關系。③其中一方擔任領導職務的機關從事組織、人事、紀檢、監察、審計和財務工作。(3)變通執行因地域或者工作性質特殊,需要變通執行職務回避的,由省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規定。
地域回避
我國《公務員法》第69條規定,公務員擔任鄉級機關、縣級機關及其有關部門主要領導職務的,應當實行地域回避,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1)適用地域回避的行政機關為鄉級機關、縣級機關及其有關部門。
(2)適用地域回避的人員是擔任上述機關和部門的主要領導職務的人員。一般包括鄉、縣級黨政正職、紀委書記、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黨委組織部長、人事局長、監察局長、公安局長等。
(3)適用地域回避的情形包括在原籍任職或在一地擔任領導職務較長時間。地域回避主要規范對象為原籍任職。
公務回避
公務員執行職務時,涉及本人或者本人配偶、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以及近婚親利害關系的,或者具有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情形的,應當回避。
對于你提出的“公務員回避的主要原則”問題,律霸網小編已經整理出來了,公務員法規定的回避包括任職回避、地域回避、公務回避,回避是指為了防止公務員因個人利益和親屬關系等因素對公務活動產生不良影響,而在公務員所在職務、所執行公務和任職地區等方面做出一定的限制,有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在我國毒駕被抓一般怎么處罰
2020-11-13訴訟過程中法庭證據的取得有什么途徑?
2021-01-22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接管決定應載明內容
2021-02-22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人民調解協議書的效力如何,可以反悔嗎
2021-02-19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包括哪些?
2021-02-08車禍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0-12-23機動車拒賠第三責任險可行嗎
2020-12-03保險利益原則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1-04保險理賠后次年保費一定會上漲嗎
2021-02-21保險賠償金給付的若干法律問題
2020-12-06免責期
2020-11-16探析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糾紛
2021-02-15門面房拆遷,需要注意什么
2021-03-25揚州市區城市房屋拆遷補償評估技術細則
2021-03-10廠房拆遷補償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2-11鄭州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30繼承的房屋房產證為他人,未辦理過戶拆遷時能拿到拆遷款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