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處分決定的回避是怎樣的
《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的回避制度包括任職回避、地域回避、公務回避和離職回避四種情況。任職回避是指公務員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在同一機關擔任雙方直接隸屬于同一領導人員的職務或者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職務,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擔任領導職務的機關從事組織、人事、紀檢、監察、審計和財務工作。
地域回避是指公務員不得在自己成長地擔任一定級別的領導職務。包括鄉級機關、縣級機關及其有關部門主要領導職務。但自治縣縣長應由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民族鄉的鄉長由建立民族鄉的少數民族公民擔任。
公務回避是指公務員在執行公務時涉及與本人有利害關系的;涉及與本人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以及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情形。
離職回避是指公務員辭去公職或者退休的,原系領導成員的公務員在離職三年內,其他公務員在離職兩年內,不得到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任職,不得從事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營利性活動。
實施公務員回避制度應注意的問題:
1、健全制度。國家人事部1991年1月公布了《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回避暫行規定》,明確規定了回避的范圍、對象、原則及方法。但從執行情況看,并不理想。其中一個原因是這項制度不健全。除了這個《暫行規定》之外,還應建立回避對象登記制度、審查制度、定期檢查制度和隨時調整制度,使這項工作向制度化、法制化邁進。
2、協調關系。回避制度不是一項孤立的人事管理活動,而是整個國家公務員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與許多環節相連。為做好這項工作,必須處理好與考試錄用、職務晉升、交流、懲戒等方面的關系。考試錄用是國家公務員“進口”管理的重要環節,把好這一關,就能為回避創造良好條件。回避是實現交流時應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3、實事求是。造成親屬聚集及需地區回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須認真分析,在調整安置時,既要堅決,又要穩妥,實事求是地執行回避規定。在強調堅決回避時,要明確三個原則,即:有利于國家行政機關高效原則;有利于國家公務員本人的成長;有利于工作連續性,保持社會安定。具體工作中,把疏通思想和區別對待結合起來,不搞一刀切,用其所長,合理調配;保證調整環節的科學與合理,注意解決限制環節上的顧-此失彼。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醉駕致人死亡處罰
2020-11-12婚姻的人身效力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7父母有一處宅基地還可申請一處嗎
2020-12-25離婚小孩多大有選擇跟誰的權利
2021-01-26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參照標準
2021-02-22拿別人銀行卡取錢算盜竊嗎
2020-11-12合同中隱藏小字算是欺騙嗎
2021-03-03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補充合同
2021-03-21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試用期要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1-02-17去勞動局投訴,勞動局會過來處理嗎
2020-11-16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家庭財產保險索賠的注意事項
2021-03-02交保險沒簽合同被辭退或調崗怎么辦
2020-12-21交通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10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退機動車保險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31投保人應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2保險合同的客體包含哪些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