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目公司
項目公司是發起認為建設、經營某特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而設立的公司或合營企業。在法律上,項目公司是一個獨立的法律實體,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項目公司一般是特許協議的一方當事人,根據協議取得特許權,并在特許期間內全權負責項目的投資、設計、建設、采購、運營和維護,項目發起人是項目公司的投資者,籌措貸款,而項目公司以自己的名義向貸款人貸款。所以,項目公司、項目發起人、貸款人三者之間是基于資金借貸而形成的平等主體間的經濟法律關系。而政府與項目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的特殊性就在于二者是以特許協議這一法律文件為基礎,從而使項目公司成為具有東道國國籍的法人實體,是東道國的外資企業,處在東道國政府的法律管轄之下。項目公司與項目建筑承包商,設備、原料供應商、保險公司等主體之間是一個獨立的法律實體與另一個法律實體的正常業務聯系法律關系。此外,項目公司與產品購買或服務接受人之間是以產品或服務的售價為紐帶聯系起來的當事人,項目產品的購買或服務接受人多為東道國自然人或法人,二者之間的關系受東道國法律調整。
2、政府
在BOT投資方式中,政府不僅是管理者,也是特許協議的另一方當事人。政府對批準采用BOT投資方式的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或評標,簽訂特許協議,授予項目公司特許權。但應注意的是,由于政府各部門職權不同,作為BOT投資項目的管理者和特許協議當事人的政府部門可以有所區別。還須指出的是,在特許協議由政府與項目公司簽訂的情況下,作為項目投資者之一的項目發起人與政府之間的法律關系主要發生在項目確定后至項目公司成立之前。項目公司成立后,發起人通過項目公司與政府發生關系。
3、其他當事人
除以上項目公司、政府主要的兩方當事人外,BOT投資方式還包括項目發起人、項目貸款人、項目工程建設承包商、原材料供應商、保險公司等其他參與人。其中項目公司與項目貸款人達成的是工程承建合同;項目公司與產品購買者之間簽訂的是產品購買協議;與保險公司簽訂的是保險合同等。由于這些合同的當事人均處于平等的法律地位,合同業務縱向管理的內容,各自是相對獨立的,因此,簽訂的這些合同在本質上與一般的經濟合同并無二致,相應的項目公司與項目貸款人,項目工程建設承包商、供應商、產品購買人等之間的法律關系也就屬于平等主體之間的經濟合同關系,應適用我國的經濟合同法律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罰金屬于行政處罰嗎
2021-03-23民事裁定管轄的規定
2020-11-09曠工三天后能申請仲裁嗎
2021-01-21發生車禍后怎樣收集證據
2021-02-14接管期限可以延期嗎
2020-11-08離職后公司扣款合法嗎
2021-02-10掛靠企業違法的責任承擔
2020-12-10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勞務外包能否規避用人主體責任
2021-01-07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承擔理賠責任
2021-03-10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離婚給孩子交的保險能分割嗎
2021-03-25如何給年老父母養老上保險
2021-01-22相互保險公司與股份制保險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