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認為,行政機關解決糾紛的行為不是行政行為,而是司法行為。首先,把行政機關解決糾紛的行為界定為準行政行為或準司法行為,固然比較全面,但不可避免地弱化了甚至掩蓋了其司法性,強化了其行政性。這種觀點不僅在理論上含糊不清、左右擺動,在實踐上也是有害的。行政機關解決糾紛制度之所以在我國存在種種問題,理論上的模糊是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其次,從行為的屬性上看,司法的本質在于解決糾紛,包括民事糾紛、刑事糾紛、行政糾紛和憲法糾紛等。衡量一個行為是立法行為、行政行為還是司法行為,不是看這個行為是由誰行使的,而是看它是什么屬性。難道行政機關沒有民事行為嗎?為什么不說它是行政行為呢?司法機關沒有行政行為嗎?為什么不說它是司法行為呢?再次,從西方國家行政機關解決糾紛制度的產生和發展來看,都未改變行政機關解決糾紛行為的司法性質,更沒有不遵守司法的規則。英國的行政裁判所制度、美國的行政法官制度、法國的行政法院制度都是如此,人們甚至為弄清一個機構到底是法院還是行政機構而犯難[③].為什么呢?就是因為這個機構是解決糾紛的,而解決糾紛就需要這個機構有獨立的地位,有職業化的人員,有適合解決糾紛的程序。如果這些問題沒有解決,那么,行政機關來司法就必然會出現公正性危機。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個稱之為法院的機構不具備這些條件,由它來司法,也和行政機關一樣會出現同樣的問題。當然,行政機關解決糾紛的行為之所以是司法行為,還在于社會需要一個不同于傳統意義的法院,而不是需要一個行政機關。因為行政機關承擔部分司法職能,除程序簡便、時間迅速、費用低廉和具有靈活性外,更主要的是由于近現代許多社會立法中所發生的爭端需要專門知識才能處理。而解決這些爭端既需要法律頭腦,也需要理解立法政策和具備行政經驗,普通法院法官往往不能勝任。于是一個新型的行政機關解決糾紛的司法制度便應運而生了。行政裁判所、行政法官等逐步取得獨立地位就恰好說明了這一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投資公司收購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1-31上下班遇交通事故,可以認定為工傷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27承兌匯票與支票有什么區別
2021-03-12申請強制執行多少天能拿到錢
2021-03-08遺產繼承沒有第一第二繼承人如何繼承
2021-01-09什么情況會引發房屋中介糾紛
2021-01-17用人單位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主張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2021-03-10企業如何簽訂非全日制用工合同
2021-01-29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保險公估人有哪些職責
2020-12-13保險是先用交強險賠付嗎
2020-11-09在哪些情況下保險責任可以免除
2021-01-22房屋保險與家庭財產保險有什么差別
2021-02-23保險索償手續如何辦理
2020-11-23保險原則具體包括哪些
2021-02-08平安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17不可不知的保險術語
2021-03-15出嫁女怒訴法院,依法追回拆遷補償款
2021-01-16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
2020-11-22劃撥土地轉讓時補交土地出讓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