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得利的定義是什么
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得到利益而使他人利益受到損害。不當得利是債的發生依據之一,因為不當得利發生之債權債務關系稱為不當得利之債。
我國《民法通則》第92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給受損失的人?!边@是民法通則關于不當得利制度的獨項規定,由于這一內容過于簡單、原則,因而,有關不當得利制度的理論對國內司法實踐的指導尤為重要。
不當得利的分類
在我國依照通說,不當得利以受益人是否知情為標準可分為善意不當得利和惡意不當得利,受益人取得利益時不知其受益無合法根據是善意不當得利,反之,則為惡意不當得利。因此,我國民法既有理論認為:不當得利本質上是一種利益,與當事人的意志無關,只要存在不當得利這一事實,不論當事人意志如何,均應產生不當得利之債。我認為這種觀點值得商榷。
法學界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從理論上闡釋了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通說認為:無法律上原因,取得利益,致他人損失為構成不當得利的三個要件,沒有對受益人的主觀意志方面進行界定。
受益人獲得利益時不知其受益無合法根據能夠成立不當得利,這在我國則存在肯定說和否定說兩種主張。多數學者持肯定說:受益人獲利時是否明知無合法根據,對不當得利的成立沒有法律意義,這只是確定財產的返還范圍時應考慮的因素。
否定說主張,在不當得利中,“從主觀方面來看,當事人取得的不應當取得的利益時的主觀狀況應是善意的,”并且認為“只有基于善意的主觀狀況所取得的不應當取得的財產才能具有不當性,而不是非法性。”
但是,這個觀點沒有得到深入的探究,而且又因此觀點未能突破傳統理論的束縛,在諸多方面與肯定說藕斷絲連,難免自相矛盾,由此對我國民法原有理論的影響效果不甚明顯,更未觸動民事立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鑒定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11探望權的行使與強制執行
2021-03-05失能老人怎么照顧贍養
2021-02-06集資房和棚戶改造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21合同要求不利自己怎么提函
2021-03-12繼承權按照哪些序依次行使
2020-12-30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解除合同賠償金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04發生工傷事故后 應該如何申報工傷事故
2021-02-08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規定
2021-02-23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遲到可以辭退嗎
2021-03-15再保險分出人應收分保賬款的主要內容
2021-02-25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21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公眾責任保險理賠時需要提供什么
2021-02-07外資保險公司在我國有哪些形式
2021-01-01肇事者醉酒保險公司咋賠
2021-01-13保險業務規則和保險組織機構管理規定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