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不當得利與善意不當得利如何界定
對不當得利中的善意與惡意區分源于非給付不當得利中一種:
1.善意受益人指于受益時不知其受益無法律上的原因的受益人。不知無法律上的原因,不以無過失而不知者為限,因過失而不知者,亦屬善意。
2.惡意受益人是指明知無法律的原因而取得利益的受益人。基于得撤銷而經撤銷的行為所為的給付,受領人知其撤銷原因的,也視為明知無法律上的原因。受益人于受領時不知其受益無法律上的原因,其后知曉的,自知曉之日起,成為惡意受益人。
二者返還范圍不同:
1.善意受益人的返還義務的范圍以現存利益為限,返還義務以原物為主,當原物依性質或其他不能返還時,于現存利益范圍內受益人應償還價額。
2.惡意受益人負擔較善意受益人嚴厲的返還義務,應當返還其當初所受的一切利益、本于該利益所生的利益以及當初所受利益的利息。
對不當得利應當返還的范圍因善意與惡意而不同,應當說這是民法理論討論的問題。所謂不當得利是指無法律上的原因而受利益,致使他人受損失的事實。
不當得利的成立要件有四:
1.一方取得財產利益;一方受有損失;
2.取得利益與所受損失間有因果關系;
3.沒有法律上的根據。
不當得利依據不同標準可以作不同劃分,最基本的劃分是依據不當得利是否基于給付行為而發生,將其分為給付不當得利與非給付不當得利。
給付不當得利,指受益人受領他人基于給付行為而移轉的財產或利益,因欠缺給付目的而發生的不當得利。非給付不當得利,是指基于給付以外的事由而發生的不當得利,包括人的行為、自然事件以及法律規定。人的行為,又可分為受益人的行為、受損人的行為和第三人的行為。基于這些事由構成不當得利的原因,是受益者無受其利益的權利,所以,非給付不當得利的“無法律上的原因”即為受益者無權利而受有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出國簽證辦理手續有哪些
2021-02-27個人合伙企業中合伙人對內責任怎么認定
2021-02-16怎樣舉證夫妻分居兩年
2021-01-10贍養費協議書
2020-11-16交通肇事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1-02-12代位繼承的定義
2021-02-13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做好因國際金融危機引發案件工作的通知
2021-02-11輕微傷怎么起訴
2020-12-11學生在體育課上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拘役是否要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1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試用期交押金合法嗎
2021-02-19試用期離職十天還沒發工資怎么辦
2020-12-07蘇州一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
2021-03-09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汽車他人放火燃燒保險賠嗎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