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和電子商務的發展,第三方支付快速興起并廣泛地運用于電子商務交易。在起步階段,第三方支付主要進行業務探索和創新,而法律條文的制定通常都是相對滯后,因此有關第三方支付的法律并不成熟。此外,國家為了鼓勵電子商務的發展采取較為寬松的政策和措施,對第三方支付的監管力度相對商業銀行較弱,以防阻礙其進一步發展。但是,由第三方支付引發的法律糾紛不斷涌現,風險逐漸暴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主體資格和經營范圍的風險
從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性質來說,它可以說是虛擬的商業銀行,因為平臺的提供服務時聚集了大量的用戶資金或者發行了大量的電子貨幣,客觀上已經具備了某些銀行的特征。但是我國《商業銀行法》第二條規定:“商業銀行是依法設立的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等業務的企業法人。”而第三方支付吸收用戶資金并不能看做是吸收存款,發放貸款更是無從談起,它不具有法律規定的銀行主體資格,因此不能將第三方支付平臺當成是商業銀行,更不能以監管商業銀行的標準來要求第三方支付企業。央行2010年6月頒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管理辦法》明確將第三方支付平臺定位為非金融機構,對其監管標準、準入條件的設置標準均低于商業銀行,以利于第三方支付產業的發展。這導致第三方支付存在一定的監管漏洞,比如沉淀資金使用混亂,從而形成資金安全隱患,并可能引發支付風險和道德風險。
(二)資金孽息歸屬的風險
電子商務屬于我國的民商事領域,根據我國民法的規定,通常情況下原物所有權人有權取得孽息。原物萬方數據第三方支付的法律風險與監管所有權移轉.孽息的所有權應同時移轉。在買賣雙方交易過程中。應當以合同法來適用此交易過程,第三方支付起了保管方的作用,我國合同法對保管人的規定“保管期間屆滿或者寄存人提前領取保管物的.保管人應當將原物及其孽息歸還寄存人”,而第三方支付在服務協議明確“本公司無須對您使用支付寶服務期間由本公司保管或代收或代付的款項的貨幣貶值承擔風險.并且本公司無須向您支付此等款項的孽息”。這與我國合同法有所違背。但從意思自治的角度看,如果用戶同意了此條款,可以理解為將孽息默認贈予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民商法中的通常情況下約定的效力也大于法定。
第三方支付平臺利用資金的暫時保管,在交易過程中約束和監督了買家和賣家。當買方把資金劃人第三方的賬戶。第三方就將起到了資金保管人的作用,資金的所有權并沒有發生轉移。資金的所有人仍然是買方。當買方和賣方達成某筆交易,買方收到商品,通過第三方向賣方付款時,此時款項的所有權應仍屬于買方所有。直至款項進入賣方賬戶,或者買方確認付款后,所有權才轉為賣家。可以看到,第三方作為款項的占有人。始終不具備對資金的所有權,只是保管的義務。隨著將來用戶數量的增長。這個資金沉淀量將會非常巨大。據粗略估算,每天滯留在第三方平臺上的資金至少有數百萬元,第三方支付公司將可以取得一筆定期存款或短期存款的利息。利息的分配是在第三方支付公司和買方間,還是作為第三方支付公司應得收益的一部分,就成為一大問題。
(三)交易隱蔽性可能造成的犯罪風險
由于網絡的隱蔽性和便利性,通過網絡進行經濟犯罪的情形越來越多,如進行洗錢等金融犯罪、用信用卡或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套現。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發展和監管上的漏洞使得犯罪分子得以用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金融犯罪。我國法律中雖然把信用卡惡意透支規定為違法行為,但這里的“惡意透支”并非由道德規范所評判,而被法律規定為: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規定期限.并且經發卡銀行催收無效的透支行為。可見。就此信用卡套現的方法而言,大多數支付寶套現并不具備所規定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規定期限”與“經發卡銀行催收無效”。完全規避了法律規定,恰恰相反。由于套現者及時還錢,還提高了個人“信譽”。因此對于支付寶套現的人士來說,他們只是利用了制度的漏洞.不屬于違反國家法律,而只是違反道德與網上交易習慣而已。針對支付平臺的網絡違法犯罪活動不斷出現,其造成的危害甚至金融風險也令人堪憂。第三方支付平臺很難辨別資金的真實來源和去向,使得利用第三方平臺進行資金的非法轉移、洗錢、賄賂、詐騙、賭博以及逃稅漏稅等活動有了可乘之機。第三方支付可能成為某些人通過制造虛假交易來實現資金非法轉移套現,以及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買賣合同的范本
2021-01-16可以去看守所探監嗎,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19財產保全了還能過戶嗎
2020-11-30沒結婚但一起生活有繼承權嗎
2020-11-21購房簽合同需要什么材料,購房合同丟了怎么辦
2021-01-10什么是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20解除勞動合同后多久能取公積金
2020-12-01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公司股東的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20應該找誰賠付房屋意外受到的損失
2021-03-05某公司某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公司訴被趙某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11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車輛未按時年檢保險公司一定不用賠償嗎
2021-03-11機動車保險的形式
2020-11-12沒給員工交保險是民事糾紛嗎
2021-03-08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6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呢
2021-02-28機動車掛靠運營,誰享有保險利益?
2021-02-10關于保險受益人的順序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