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不安抗辯權法律義務是什么?
1、先履行方可中止履行合同,但應通知對方,并給對方一個合理期限(不超過30天),使其恢復履行能力或提供適當的擔保。
2、在合理期限內,后履行方未提供擔保且未恢復履行能力而要求對方履行的,先履行方可以拒絕。
3、在合理期限內,后履行方提供擔保或恢復履行,先履行方應當繼續履行合同。
如果合理期限屆滿,后履行方未提供適當擔保且未恢復履行能力,則發生第二次效力,即先履行方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損害賠償。我國的《合同法》明確規定:后履約方“在合理期限內未能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進而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對先履行方提供了明確的救濟。(發解除合同書)
另外,行使不安抗辯權時,應當負有舉證和通知兩項法定的附隨義務。
不安抗辯權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1、須雙務合同當事人一方應先履行義務。
2、須先履行一方尚未履行義務。如果先履行義務一方已經履行了義務,即使后履行一方有不能履行情事發生,先履行一方只能通過違約請求保護其權益,不能主張不安抗辯權。
3、須后履行一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的能力。《合同法》第68條規定后履行一方有下述情形時,先履行一方可中止履行:
(1)經營狀況嚴重惡化。如訂約后財產顯形減少,使合同履行有重大危險。
(2)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如當事人將主要資產轉移使擔保債務履行的財產數量顯著減少危及債權實現的。但應當注意的是,轉移財產或抽逃資金的行為須以逃避債務為目的,且該種行為足以危及本合同先履行一方債權的實現。
(3)嚴重喪失商業信譽。如后履行一方有多個合同義務未能按期履行,或陷于其他信譽危機的。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實施不安抗辯權法律的相關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綜上所述,合同當事人行使不安抗辯權時,要承擔不安抗辯權法律義務,包括通知義務和舉證義務。也就是說當事人在主張抗辯權之前,應該提前一個月告知對方,如對方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合同違約時,當事人可以撤銷抗辯權。另外,誰主張抗辯權,誰就負責舉證,這也是法定義務之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房產官司有哪些誤區
2021-01-29同時履行抗辯權是債權人與債務人同時履行嗎
2021-01-01擔保公司違約金合法嗎
2020-11-19交通事故發生后多長時間喪失訴訟權
2021-02-02房產證抵押會不會過戶
2021-01-11見 證 書(處理公民財產事宜)
2021-02-23何時能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04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試用期離職脫著不辦理怎么辦
2021-02-23員工上班打游戲可以開除嗎
2020-11-29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快速理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06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是指什么
2020-12-17土地承包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10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交嗎
2020-12-06土地轉讓金按面積的多少算
2020-11-27集資房轉讓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23購買二手房以后會拆遷嗎
2020-12-28農村房屋拆遷補償,農村戶口和非農戶口有哪些區別
2020-12-06賓館拆遷,可以拿到哪些補償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