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不安抗辯權限制條件有哪些
不安抗辯權是指雙方合同成立后,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證據表明另一方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時,在對方沒有恢復履行能力或者沒有提供擔保之前,有權中止履行合同的權利。規定不安抗辯權是為了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借合同進行欺詐,促使對方履行義務。
成立條件是:
(一)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
(二)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
不安抗辯權制度保護先給付義務人是有條件的,只有在后給付義務人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害及先給付義務人的債權實現時,才能行使不安抗辯權。
所謂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包括:其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謊稱有履行能力的欺詐行為;其他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情況。
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須發生在合同成立以后。如果在訂立合同時即已經存在,先給付義務人若明知此情而仍然締約,法律則無必要對其進行特別保護;若不知此情,則可以通過合同無效等制度解決。
(三)有先后的履行順序,享有不安抗辯權之人為先履行義務的當事人。
(四)先履行義務人必須有充足的證據證明相對人無能力履行債務。
(五)先履行一方的債務已經屆滿清償期。
(六)后履行義務未提供擔保。
中止履行是指雙方合同中負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在合同尚未履行或沒有完全履行時,因法定事由暫時停止履行自己承擔的合同義務。《合同法》第68條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1)經營狀況嚴重惡化;(2)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3)喪失商業信譽;(4)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中止履行的一方應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綜上所述,不安抗辯權的行使條件大致有七種,當滿足其中一種或者多種時,即可按照《合同法》中的相關條例行使不安抗辯權的權利。以上內容由律霸網為您整理所得,如果您有相關情況或者有相關疑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服務,歡迎您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的人身效力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7什么人可以當公司股東
2021-02-14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信息要定期查驗嗎
2021-02-28合同邀約能否成為商業秘密
2021-01-28遇到效力待定合同時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1-03-04簽訂合同包括哪些條款
2021-01-16事實婚姻財產分割原則有哪些
2021-01-02單方終止合作合同怎么賠償呢
2021-01-13勞動者被裁能得到什么賠償
2020-12-17如何審核勞動合同,審核勞動合同要點是什么
2021-02-15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航空意外險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2保險合同的一般規定有哪些
2020-12-16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2-17被保險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8保險合同出現糾紛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1-03-24本案的保險理賠金是否適用損益相抵原則
2021-01-24有土地出讓金的房子房價高嗎
2021-03-25土地轉讓金怎么算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