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32條中對預先追償權作了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又對前條作了一定的補充規定。可在筆者看來,這些規定和解釋并沒有全面體現預先追償權的立法本意,沒有明確允許近似情況適用預先追償權,可能為法律適用帶來一些難度。
在學理界,雖然對預先追償權的法律適用有些議論,比如律霸小編通過網絡搜索,在元申張-斌律師的個人網站①上見到了他所寫的有關這一主題的文章,是論述破產程序中預先追償權問題的;在市共同綜合律師事務所網站上,也讀過一篇有關確認抵押人享有預先追償權的案例分析②,該所稱,法院根據《擔保法》第32條規定,裁定抵押人有權預先行使追償權,準許參與債務人破產分配。但這些議論并沒有形成影響力。一方面是這類案件并不多,另一方面也許是因為對預先追償權進行深入、全面分析研究的學者不夠權威,論述也不夠全面。
一、預先追償權權利類型的研究
預先追償權是法律賦予保證人的,允許保證人在債務人終止清算程序中,以保證之債務作為清算之債權預先申報,預先實現追償權的一種法律制度。根據江-平教授民法理論中關于權利分類的原理①,參照不同標準,筆者認為可以將預先追償權劃定為以下類型。
(一)預先追償權是一種請求權
預先追償權是保證人基于法律規定而獲準的,預先向進入清算程序的債務人行使追償權的一種請求權。這是以該權利作用為標準進行劃分的。
所謂請求權,是權利主體根據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向義務主體提出,要求其作為一定行為或不作為一定行為的權利。在民事法律關系中,這種權利通常是以權利人相應承擔一定義務為條件的,即通常是以權利人履行或將要履行一定義務為代價而獲取的,當然也有個別民事法律關系中的權利是不以履行義務為對價的,如在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中,受贈一方在同意接受贈予后,便有權請求贈予人履行贈予行為了。
(二)預先追償權是一種財產權
根據權利所體現的利益不同,預先追償權又是一種財產權。所謂財產權是相對于人身權而言的,是以財產為標的,以經濟利益為內容的權利,它通常包括物權、、債權和繼承權等。
在這里,我們可以說預先追償權是一種債權,更進一步地分析后也可以稱它為準債權。這是法律所賦予的,由保證人將可能形成的追償權作為清算債權進行預先申報,以參加清算分配的一項民事權利。通過行使這項權利,保證人可以預先受償,以減少或者避免將來可能對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后使其自身造成的經濟損失。
(三)預先追償權是一種相對權
以權利效力范圍不同為依據,我們又可以將預先追償權歸為相對權。所謂相對權是以特定的人為義務主體的民事權利,即相對權的效力只及于特定的義務主體。因此相對權又可稱為對人權。它不同于絕對權,是因為絕對權是以不特定的任何人為義務主體。因為絕對權的效力范圍及于不特定的任何人,故又稱為對世權。對世權的義務主體只承擔不作為的義務,沒有協助權利人實現其利益的作為義務,即只要不干涉妨礙權利主體行使權利,就算履行了義務。但對人權的義務主體是要用積極的作為來履行應盡義務的。當然,在某些情況下也有要求義務主體以不作為來實現相對權的權利主體的權利的。
預先追償權要求債務人以積極的作為方式來實現保證人追償權,是一種較為典型的相對權。它不僅要求保證人只能向債務人主張,而且要求債務人只能對保證人履行該清算債務。
(四)預先追償權是一種從權利
當以并存的兩個權利之間的依從關系來定分時,可以將民事權利分為主權利和從權利。所謂主權利,是相對于從權利而言的,指能夠獨立存在的那項權利;而將以主權利為存在前-提,不能獨立存在的另一種權利定為從權利。
預先追償權是主權利還是從主權利呢
對這一問題有二種絕然不同的觀點。其中一種觀點認為,預先追償權為從權利。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保證合同是債務人與債權人之間約定,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而由保證人按約定承擔保證責任的一種合同。與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主債務合同相對比,是依附于主債務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明確的權利義務是主權利和主義務,而從合同中所明確的權利義務應當是從權利和從義務。從權利的實現和從義務的履行都是為主合同中的權利義務得以實現和履行服務的。追償權是法律賦予保證人,在履行保證義務后向債務人請求受償的權利,它是建立在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基礎之上的,即是承擔從合同中的從義務基礎之上的一種權利。所以應當稱其中從權利。
而另一種觀點認為,預先追償權仍是主權利的,即是獨立存在的一項權利。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保證合同是保證人與債權人之間約定的,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代為履行債務,以保證債權人債權實現的合同。根據合同分類理論,保證合同為主債務合同的從合同,但其約定的內容卻依然是獨立于主合同內容之外的獨立的權利和獨立的義務,只是保證合同的權利義務需要以主債務合同中的債務人不履行債務作為前-提條件。前-提條件成就時,該權利和義務就生效;前-提條件不成就時,該權利和義務就不生效,即主債務合同中的權利義務的履行與否,只是從合同中所約定的權利和義務生效的條件,并非表明其間的主從關系。主合同中的債務人不履行主合同義務時從合同生效,而生效后的從合同中所約定的權利和義務就是獨立存在的主權利和主義務了。預先追償權是保證人在履行保證責任之前,因特定事由發生而被法律賦予的一項權利,并不依附于其他任何一種權利,是完全獨立的。所以是主權利。
律霸小編也贊成這后一種觀點,即預先追償權是主權利,而否認前一種觀點,即不認為預先追償權是從權利。因為前一種觀點混肴了追償權與預先追償權的概念,將預先追償權等同于了追償權,否認了二者中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中不適用調解的原因有哪些
2021-02-27房東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租房合同
2021-01-10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
2021-01-16打人沒有證據能立案嗎
2021-02-15勞動合同逾期多久視為解除
2021-03-19部分免責算免責條款嗎
2021-02-08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酒店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2-16請問雙方居間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2020-11-23人壽保險理賠指南的各種規定
2020-12-01保險公司中罰則情況有哪些
2021-02-20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分幾類
2020-12-14什么是代位追償權
2021-01-03一般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1-25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間
2021-03-08土地出讓金的是什么,土地出讓金的返還方式有哪些
2020-11-13土地流轉發生糾紛有哪些解決渠道
2020-12-25按份共有的拆遷怎么賠償
2020-11-24農村違建房拆遷補償標準一平方多少錢
2020-12-11拆遷維權有效嗎,會不會被威脅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