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1、拘留或者違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2、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3、為或者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4、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5、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6、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7、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
8、公民身體傷害、死亡或者造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二)國家不承擔賠償的范圍
1、公安機關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2、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己的行為使損害發生的;
3、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三)受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要求賠償。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繼承人和其他有撫養關系的親屬有權要求賠償。受害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要求賠償。
(四)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應先向負有賠償義務的公安機關提出,也可以在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時一并提出。公安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該公安機關負有賠償義務
(五)賠償程序
1、賠償請求人申請國家賠償前,必須先對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是否違法申請確認,但已被確認為違法的除外。
2、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應先向負有賠償義務的公安機關提出,并遞交申請書,申請書應載明下列事項:
(1)受害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2)具體的要求、事實根據和理由;
(3)申請的年月日。
賠償請求人書寫申請書確有困難的,可以委托他人代書;口頭申請,負有賠償義務的公安機關應記入筆錄。
3、負有賠償義務的公安機關應當自收到行政賠償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規定給予行政賠償。逾期不予賠償或者賠償請求人對賠償數額有異議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間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異地工傷社保能賠償嗎
2020-12-05涉外婚姻案例
2021-01-30父母去世房產繼承順序是怎樣的
2020-12-14嫖娼事后如何認定
2020-12-07雇員在從事雇傭工作中與雇員之間存在合伙關系嗎
2021-01-24土地租賃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6婚內協議效力與離婚賠償
2021-03-14內河船舶糾紛的管轄規定是什么
2021-01-21交通事故中車主的責任
2020-12-29精神損害賠償金多少
2021-01-03公司工會設立獨立賬戶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26土地確權是否逐戶逐地塊丈量土地
2021-01-03什么是聯建,房地產聯建的主要類型及其法律性質
2021-02-02競業禁止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2公司名稱變更影響公司認證嗎
2020-11-11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飛機晚點延誤險賠償
2021-03-0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
2021-02-26保險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01